功能作用
理氣和胃止痛
定位
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處1穴,此穴上下各0.3寸處2穴,一側3穴,共6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淺層布有第7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及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第7胸神經后支的肌支和相應的肋間后動、靜脈背側支或屬支。
詳細主治
胃病等。
詳細操作
針刺0.5-0.8寸,局部酸麻脹感可向前胸、上腹部擴散,留針30分鐘。灸3-5壯,或溫灸10-20分鐘,每日1次,連灸1個月至數月。亦可在該穴埋皮內針,夏天5日換針1次;冬天7-10天換針1次,15天為1療程,配合中脘及脾、胃俞穴,對各類胃病特別是淺表性胃炎有佳效。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胃痙攣、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胸痛、呃逆、食欲減退、胃潰瘍、淺表性胃炎等。
配伍
1、配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治淺表性胃炎。
2、配三才穴、肘椎穴、夾脊穴、左右關穴、左俞穴、痞根穴、提胃穴等治胃下垂。
3、配梅花穴、長谷穴、食倉穴、肘椎穴、左右關穴、臍中四邊穴等治急性胃腸炎。
4、配臍中四邊穴、梅花穴、肘椎穴、腸風穴、夾脊穴、接骨穴、佗脊穴治細菌性食物中毒。
5、配左右關穴、夾脊穴、肘椎穴、梅花穴、小指節穴、六華穴、八華穴治善食易饑等。
附注
本穴位于督脈至陽穴外側0.5寸及上下0.3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