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定位
位于胸部,用繩從患者極泉穴量至乳中穴止,截去一半,以一端置極泉穴,一端向膻中穴斜引,繩盡處約對第四肋間處是穴,即膺窗穴外開1.8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胸小肌。淺層布有第3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和胸腹壁靜脈的屬支。深層有胸內、外側神經的分支,胸肩峰動、靜脈的胸肌支和胸外側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更深層有胸膜腔和肺。
詳細主治
痰喘、肺氣腫、喘息、咳嗽、胸滿等。
詳細操作
斜刺0.5-1寸。針感為脹麻,留針20分鐘。灸3-5壯,或溫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喘、肺炎、肺氣腫、肋間神經痛等。
配伍
配肋堂穴、佗脊穴、喘息穴、郁中穴、四花患門穴、氣喘穴治痰喘等。
附注
本穴是穴位診斷肺氣腫的定性穴。
相關論述
《中國針灸學》:“痰喘,以紙繩從腋窩橫紋頭之極泉穴起至乳中穴止,分為二折切斷,再以其一端置極泉穴向膻中穴斜引,繩端盡處之肋間是穴,左右計二穴。灸五壯。主治肺氣腫、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