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和胃止嘔止血,強膝健腰,通調二便
定位
位于臀部,平第2骶椎棘突兩旁3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臀大肌→臀中肌。淺層布有臀上皮神經和臀中皮神經。深層有臀上動、靜脈,臀上神經。
詳細主治
吐血不止、食不消、腹堅急、二便閉、腰神經痛、股神經痛等。
詳細操作
直刺1-2.5寸。除局部、臀部麻脹酸痛外,觸電感可放射至足趾端。灸3-5壯。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嘔血,坐骨神經痛,下肢風濕癥等。
2、在此穴注入抗風濕、風濕寧注射液各2ml,隔日1次,對因受風寒濕而引起的各類腰腿痛有佳效。另在此穴注射川穹注射液2-4ml,配合推拿按摩治療股骨頭壞死效果較好;亦可用于股骨脛骨折后遺癥。與當歸注射液交替或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配伍
1、配胸堂穴、灸血病穴、八曜穴、手心主穴、血愁穴治吐血。
2、配神聰四穴、關元俞穴、尾窮骨穴、腸風穴、九連環穴治腰及骶骨神經痛。
3、配中空穴、新建穴、環中穴、維胞穴、維宮穴、陵后下穴治股及股外側皮神經痛等。
附注
本穴實與膀胱經胞肓穴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