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百合固金湯”。處方:熟地 生地 當歸身各9克 白芍 甘草各3克 桔梗 元參各2.4克 貝母 麥冬 百合各1.5克。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治腎水不足,虛火刑金,咳嗽氣喘,咽喉燥痛,痰中帶血或咯血,手足…
中藥方劑“大補丸”。別名:大補陰丸(《醫學正傳》卷三)、補陰丸(《明醫指掌》卷六)。處方: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黃(酒蒸)龜版(酥炙)各180克。制法:上藥為末,用豬脊髓煉蜜為丸。功…
中藥方劑“大造丸”。處方:紫河車1具(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生者,米泔洗凈,新瓦焙于研末,或以談酒蒸熟。搗曬研末,氣力尤全,且無火毒)敗龜版(年久者,童便浸三日,酥炙黃,或以童便浸過,石上磨凈,蒸熟…
中藥方劑“防己地黃湯”。處方:防己7.5克 桂枝22.5克 防風22.5克甘草7.5克。功能主治:滋陰涼血,祛風通絡。主治風入心經,陰虛血熱,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脈浮;或血虛風勝,手足蠕動,瘈疭,舌紅…
中藥方劑“甘麥大棗粥”。處方:小麥50克 大棗10克 甘草15克。制法: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麥及大棗,煮為粥。功能主治:益氣寧心安神。適用于婦女臟躁,癥見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不能自持或失眠盜汗、舌紅少苔…
中藥方劑“虎潛丸”。處方:黃柏250克(酒炒)龜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熟地黃 陳皮 白芍各60克 鎖陽45克 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制法:上藥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陰降火,強筋…
中藥方劑“菊花芍藥湯”。處方:菊花、赤白芍、白蒺藜、丹皮、鉤藤、天麻、夜交藤、生地、桑椹子。功能主治:養陰平肝定眩。主陰虛陽亢,頭暈目澀,心煩牛眠,多夢,或有盜汗,手足心熱,口干,舌紅少苔,或無苔,…
中藥方劑“青蒿鱉甲湯”。處方:青蒿6克 鱉甲15克 細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養陰透熱。治溫病后期,熱邪深伏陰分,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
中藥方劑“沙參麥冬湯”。處方:沙參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葉4.5克 麥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功能主治:清養肺胃,生津潤燥。治燥傷肺胃陰分,津液虧損,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發熱,脈細數,舌紅…
中藥方劑“天王補心丹”。處方:人參(去蘆)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15克 當歸(酒浸)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30克 生地黃120克。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功能…
中藥方劑“滋心陰口服液”。處方:麥冬、赤芍、北沙參、三七。性狀:為紅棕色的澄清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四味,麥冬、北沙參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
中藥方劑“滋水清肝飲”。處方:熟地 當歸身 白芍 棗仁 山萸肉 茯苓 山藥 柴胡 山梔 丹皮 澤瀉。功能主治:滋陰養血,清熱疏肝。治陰虛肝郁,脅肋脹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虛弦或細軟。用法用量:水煎…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