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養血緩急,健脾益氣。
定位
位于耳甲艇,耳輪腳消失的部分后方直對耳輪腳之點,胃穴的外側,肝穴、脾穴、胃穴之間,約在下垂點穴至腋下穴連線的中間處。
詳細主治
肌強直癥、肝炎、肝硬化、肌松不良等。
詳細操作
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針法:斜刺0.3-0.5寸,針尖向耳輪腳方向刺,針感局部痛。作胃部手術可斜刺透胃穴;作脾、肝手術可斜刺透脾、肝穴。
附注
本穴與健脾胃穴都有健脾益氣之功,都可治療肝硬化,但本穴性平,還有養血緩急之功,體現柔肝以順應肝藏血之性,使肝得陰血的濡養而有利升發;而健脾胃穴,穴性屬陽,利濕健脾,體現利肝以順應脾喜燥之性,使脾不壅滯而有利疏發。
相關論述
1、《全國針刺麻醉資料匯編》:“肌松點 在肝、脾二穴之間進針,向胃或膈的方向深刺(用手指將耳廓托平后可以深刺并捻轉)。也有從脾穴進針,向肝穴方向透刺,作為肌松點的。”
2、《針刺麻醉》:“膽囊切除術、膽道探查術、膽總管引流術……耳穴:神門透膽、交感、肺、肌松點(在胃、肝、脾三穴之間,進針后透向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