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黃白色綿毛。根莖細圓柱形,橫生,有多數須根。葉互生,卵賀狀心形,長寬幾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緣;葉柄長2~5cm。
馬耳草,中藥名。為鴨跖草科植物飯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熱病發熱,煩渴…
對生耳蕨,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對生耳蕨Polystichumdeltodon(Bak.)Diels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安徽、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活血止痛,消腫,利尿,預防感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蛇咬傷。
牛耳楓枝葉,中藥名。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楓DaphniphyllumcalycinumBenth.的小枝和葉。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風濕骨痛,瘡瘍腫毒,跌打骨折,毒蛇…
牛耳楓子,中藥名。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楓DaphniphyllumcalycinumBenth.的果實。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止痢之功效。常用于久痢。
對馬耳蕨,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對馬耳蕨Polystichumtsus-simense(Hook.)J.Sm.的根莖或嫩葉。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目…
復葉耳蕨,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刺頭復葉耳蕨Arachniodesexilis(Hance)Ching的根莖。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及山東、河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斂瘡之功效。用于痢疾,燒燙傷。
紅石耳,中藥名。為石耳科植物紅腹石耳Umbilicariahypococcinea(Jatta)Liano的地衣體。分布于山西、陜西、西藏。具有理氣健胃,利水除脹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脹痛,痢疾,疳積。
羊耳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DC.的根及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風散寒,行氣利水,化痰止咳,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咳嗽,神經…
白側耳,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突隔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熱潤肺,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結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結炎,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鹿耳韭,中藥材名。本品為百合科鹿耳韭AlliumfunckiaefoliumHand.-Mazz.,以全草入藥。功能主治為:散瘀鎮痛,祛風止血。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衄血,漆瘡。
磁石,中藥名。為氧化物類尖晶石族礦物磁鐵礦,主含四氧化三鐵(Fe3O4)。具有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視物昏花,腎虛氣喘。
虎耳草,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Curt.的全草。具有疏風,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風熱咳嗽,肺癰,吐血,聤耳流膿,風火牙痛,風疹瘙癢,癰腫丹毒,痔瘡腫痛,毒蟲咬傷,燙傷,外…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