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生石膏性大寒,味辛、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
主治
1、生石膏可治療外感熱病導致的高熱、煩渴、發斑發疹等情況。
2、生石膏可治療暑熱初起,耗氣傷陰;或者熱病后期,余熱未盡,氣津兩傷。
3、生石膏可治療邪熱壅肺導致的咳逆喘促、發熱口渴。
4、生石膏可治療胃火亢盛導致的頭痛、牙痛,以及胃熱上蒸,耗傷津液引起的消渴。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
生石膏主要含有含水硫酸鈣(CaSO4·2H2O),還含有機物、硫化物及微量元素鈦、鋁、硅等成分。
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生石膏主要具有解熱、促進血液凝固、抑制神經應激能力、減輕骨骼肌興奮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膽汁排泄、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抗病毒、抗炎、免疫促進、利尿、降血糖等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生石膏配知母:生石膏甘辛大寒,質重,入肺經,善清肺經實熱,入胃經,能清瀉胃火;知母苦甘寒,質潤,上能清肺熱而瀉火,中善瀉胃火而止渴,下能瀉相火、滋腎燥。兩藥配伍使用,可增強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溫熱病氣分熱盛,癥見壯熱、煩渴、汗出、脈洪大等。
2、生石膏配黃連:生石膏辛甘大寒,為清解肺胃氣分實熱之要藥,并能除煩止渴;黃連大苦大寒,為瀉心胃肝膽實火之品,兼能清心除煩。兩藥配伍使用,可增強清熱瀉火除煩的作用,適用于治療心火熾盛導致的煩熱神昏、口渴欲飲、心煩不寐,以及胃火熾盛導致的頭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
3、生石膏配竹葉:生石膏善清胃火,止煩渴;竹葉善清心火,利小便。兩藥配伍使用,可達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適用于治療熱病津傷導致的煩熱口渴、心胃火盛導致的口舌生瘡,以及熱移小腸導致的小便黃赤。
鑒別用藥
生石膏與煅石膏屬于石膏的不同炮制品。但是,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常內服治療外感熱病之高熱煩渴、肺熱咳喘以及胃火亢盛之頭痛、牙痛等;而煅石膏的寒涼之性大減,并具有澀味,具有收濕、生肌、斂瘡、止血的功效,常外用治療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和外傷出血。
相關藥品
與生石膏相關的藥品較多,常見的如牛黃解毒膠囊(片、丸、軟膠囊)、咳喘寧口服液、清火片、清胃黃連丸等。
1、牛黃解毒膠囊(片、丸、軟膠囊):該藥由人工牛黃、生石膏、黃芩、大黃、維黃、冰片、桔梗和甘草所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火熱內盛導致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2、咳喘寧口服液:該藥由麻黃、生石膏、苦杏仁、桔梗、百部、罌粟殼和甘草所組成。具有宣通肺氣、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久咳、痰喘見痰熱證候者,癥見咳嗽頻作、咳痰色黃、喘促胸悶。
3、清火片:該藥由大青葉、大黃、生石膏和薄荷腦所組成。具有清熱瀉火、通便的功效,主要治療火熱壅盛導致的咽喉腫痛、牙痛、頭暈目眩、口鼻生瘡、目赤腫痛、大便不通。
4、清胃黃連丸:該藥由黃連、生石膏、黃芩、梔子、連翹、知母、黃柏、玄參、地黃、牡丹皮、赤芍、天花粉、桔梗和甘草所組成。具有清胃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肺胃火盛導致的口舌生瘡、齒齦和咽喉腫痛。
相關方劑
與生石膏相關的方劑較多,常見的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玉女煎和化斑湯等。
1、白虎湯(《傷寒論》):由生石膏、知母、甘草和粳米所組成,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氣分熱盛證,癥見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者。
2、竹葉石膏湯(《傷寒論》):由竹葉、生石膏、半夏、麥冬、人參、甘草和粳米所組成,具有清熱生津、益氣和胃的功效,適用于治療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癥見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者。
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由麻黃、杏仁、甘草和生石膏所組成,具有辛涼疏表、清熱平喘的功效,適用于治療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癥見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至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4、玉女煎(《景岳全書》):由生石膏、熟地黃、麥冬、知母和牛膝所組成,具有清胃熱、滋腎陰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胃熱陰虛證,癥見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者;還可治療消渴、消谷善饑等。
5、化斑湯(《溫病條辨》):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玄參、水牛角和粳米所組成,具有清氣涼血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氣血兩燔導致的發斑,癥見發熱或身熱夜甚、外透斑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脈數等。
附注
對于需要中藥治療的患者,首先應在正規中醫醫院就診,經專業中醫辨證后開具中藥處方。購藥時應注意甄別藥材供應商,推薦選擇華潤三九等大型醫藥企業,這類企業能夠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從源頭把控藥材質量,確保所售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的品質與療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采挖后除去泥沙及雜石。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洗凈,干燥,打碎,除去雜石,粉碎成粗粉即可。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干燥處保存。
藥材鑒別
飲片性狀
生石膏為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板塊狀或不規則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有的半透明;體重,質軟,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氣微,味淡。
礦物學信息
礦物種屬
硫酸鹽類礦物石膏族。
分布區域
本品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各省區皆有蘊藏,主產于湖北、安徽、山東等地。
道地產區
以湖北應城產者最佳。
生長環境
本品生長于海灣鹽湖和內陸湖泊中形成的沉積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