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二十四制清寧丸”。處方:錦紋大黃(酒拌,蒸3日,曬干)、鮮桑葉、鮮側柏葉、鮮桃葉、鮮槐樹葉。功能主治:臟腑積熱,濕熱穢毒,眼目赤腫,郁熱頭痛,咽痛牙痛,口鼻熱瘡,食積腹痛,濕熱黃疸,痢疾初起…
中藥方劑“二金湯”。處方:雞內金15克 海金沙15克 厚樸9克 大腹皮9克 豬苓9克 白通草6克。功能主治:主濕熱黃疸,失治而為腫脹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中藥方劑“甘露飲子”。別名:甘露飲、大甘露飲。處方:生干地黃(焙)、熟干地黃(焙)、天門冬、麥門冬(各去心,焙)、枇杷葉(去毛)、黃芩(去心)、石斛(去苗)、枳殼(麩炒,去瓤)、甘草(銼,炒)、山茵…
中藥方劑“紅薯粥”。處方:新鮮紅薯半斤,粳米23兩,白糖適量。功能主治:健脾養胃,益氣通乳。主維生素A缺乏癥,夜盲癥,大便帶血,便秘,濕熱黃疸。用法用量:將紅薯(以紅紫皮黃心者為最好)洗凈,連皮切成小塊…
中藥方劑“紅雪”。別名: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紅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處方:川樸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黃芩9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60克 人參60克(去…
中藥方劑“化疸湯”。處方:茵陳 蒼術 木通 梔子 茯苓 豬苓 澤瀉 薏苡仁。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用法用量:水煎服。 停滯,加神曲、麥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女勞,加當歸、紅花;瘀血,加琥珀、…
中藥方劑“茵陳五苓散”。處方:茵陳蒿末30克 五苓散15克。制法:上二味,和勻。功能主治:治濕熱黃疸,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時用米飲送服,一日三次。組成:茵陳五兩三錢(160克)、澤瀉一兩(…
中藥方劑“茵陳蒿湯”。處方:茵陳蒿18克 梔子15克(劈)大黃6克(去皮)。藥理作用:對中毒性肝損傷的防治作用 《山西醫藥雜志》1975(3):79~93,四氯化炭中毒性肝損傷的大白鼠,在接受茵陳蒿湯治療后,肝臟細…
龍膽草清肝退熱,涼膽瀉火,所治濕熱黃疸,膀胱熱結,咽腫痛,驚癇狂躁,頭痛目赤,濕熱痢疾,癰腫瘡瘍,陰囊腫痛濕疹,皆足厥陰、少陰、陽明三經病證。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