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釋義
穴在不容穴下方,內應胃之上部,言承受水谷之量至此已充滿。又主心下堅滿,故名承滿。
功能作用
消食和胃,理氣化濕。
定位
位于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7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布。當第7、8肋間神經分支處。
詳細主治
胃痛、吐血、納少等胃疾。
詳細操作
仰臥,平臍上5寸,于腹部正中線旁開2寸處取穴。直刺0.8-1寸。過飽者禁針,肝脾大者右側慎針或禁針,不宜做大幅度提插。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痛、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腹膜炎、黃疸、痢疾等。
配伍
1、配乳根穴治膈氣。
2、配神闕穴、陷谷穴治腸鳴。
3、配云門穴、天突穴、膻中穴、魄戶穴等治氣喘。
4、配中管穴治脅下堅痛。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 :“腸嗚相逐,不可傾倒(側),求滿主之。”
2、《經穴釋義匯解》:“穴在不容下一寸,與上脘穴相對。上穴不容似水谷將溢,下穴則相承而滿,猶言承者已滿也,故名承滿。”
3、《大成》“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
4、《中國針灸學》:“在第八肋軟骨附著部之下端一寸”,“臍上五寸橫開二寸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