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閉關止渴湯”。處方:石膏15克 玄參60克 麥冬60克 熟地60克 青蒿15克。功能主治:清胃火,填腎水。主消渴。胃熱津枯,腎水虧乏,大渴恣飲,易于饑餓,得食渴減,不食則渴尤甚。用法用量:水煎服。處方:石…
中藥方劑“白藕汁膏”。處方:黃連末1斤,生地汁1斤,牛乳汁1斤,自然藕汁1斤。制法:上將諸汁慢火熬膏,入連末為丸。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水送下,日服數次。
中藥方劑“百日還丹”。處方:佛茄子、樟柳根各等分。制法:上為末,枸杞汁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0丸,新水送下。
中藥方劑“菝葜飲”。處方:菝葜(銼,炒)湯瓶內鹼各30克 烏梅60克(并核搗碎,焙干)。制法:上三味,粗搗篩。功能主治:消渴,飲水無休。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中藥方劑“菝葜八味湯”。別名:菝(艸吉瓜)散、黃耆湯、菝葜飲、菝葜湯。處方:菝葜3兩,土瓜根3兩,黃耆4兩,地骨皮4兩,五味子4兩,人參3兩,石膏8兩(碎),牡蠣3兩。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消渴小便數。肺消飲…
中藥方劑“補益養精方”。處方:生干地黃12分,天門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絲10分(酒漬2宿,焙干別搗),石斛8分,當歸6分,白術6分,甘草8分(炙),肉蓯蓉7分,芍藥6分,人參8分,玄參6分,麥門冬10分(去…
中藥方劑“八味圓”。處方: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各二兩。炮制:上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
中藥方劑“八物腎氣丸”。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腎氣,固齒駐…
中藥方劑“赤茯苓煎”。處方:赤茯苓5兩(為末),白蜜半斤,淡竹葉1小盞,生地黃汁1中盞。制法:上藥都攪勻,以慢火煎成膏。功能主治:消渴,心神煥亂,唇口焦干,咽喉不利。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清粥飲調下,不…
中藥方劑“赤豆鯉魚湯”。處方:赤小豆50克 陳皮 辣椒 草果各6克 活鯉魚1尾(約1000克)蔥 姜 胡椒 鹽 雞湯各適量。制法:將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把赤小豆、陳皮、辣椒、草果洗凈后,塞入魚腹中,再放入盆內,…
中藥方劑“辰砂聚寶丹”。處方:鐵粉3錢半,牡蠣3錢半,辰砂半兩,瓜蔞根半兩,黃連2錢半,金箔50片(為衣),銀箔50片(為衣),知母3錢半,新羅參半兩,白扁豆(湯浸,去皮取末)半兩。制法:瓜蔞根末等五味同前…
中藥方劑“川黃連丸”。處方:川黃連(凈)150克 白天花粉 麥門冬(去心)各7.5克。制法:上藥研末,以生地黃汁、牛乳汁調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粳米飲送下。別名:麥門冬丸。…
中藥方劑“楮葉散”。處方:蝸牛(焙干)半兩,蛤粉1分,龍膽(去土)1分,桑根白皮(銼,炒)1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煎楮葉湯調下,不拘時候。別名:羌活散。處方:羌活(去…
中藥方劑“楮葉丸”。處方:干楮葉(炒)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定粉1兩。制法:上為細末,取楮汁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減食,飲水不休。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人參…
中藥方劑“磁石散”。處方:磁石(引鐵者。火燒,醋淬20遍)1兩,黃耆(細銼)3分,地骨皮(洗)3分,生干地黃(焙)3分,五味子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檳榔(銼)半兩。制法:上為細散…
中藥方劑“磁石飲”。處方:磁石(性緊者)4兩。制法:上杵碎。功能主治:消渴后成癰疽。用法用量:以水5升,瓷器中煮取4升,候冷,多少旋飲之,不拘時候。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