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脈與癥是一致的,即脈癥相應。但也有脈癥不相應,甚至相反的情況,此時應注意辨明脈癥的真假,以決定取舍。
遍診法:頭、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為三部九候。因為應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三部診法:即頸部以人迎,雙上肢的寸口和雙足背的趺陽三脈,分候胃氣與十二經之氣。亦有加診太溪以候腎氣。
寸口診法:即目前廣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關尺配屬臟腑歷代說法不一,目前臨床常用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關候肝膽;右關候脾胃;左尺候腎與小腹;右尺候腎與大腹。
診脈時內外環境要安靜,病人正坐或仰臥,手臂與心臟近同一水平。醫生布指時先用中指確定關脈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脈部位,無名指在尺脈部位。力度要有舉按尋的變化,舉為輕取,按為重取,不輕不重為尋。診脈時醫生呼吸要自然均勻,以醫生正常一呼一吸的時間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診脈時間必候滿五十動,不得草率。脈象受到季節氣候,地理環境,飲食情況及個人性別、年齡、體格等因素的影響,會有一些變化,屬于生理范圍,不應診為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