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貝母粥”。處方: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適量。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開湯未稠時,調入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熱散結。適用于急慢性氣管炎…
中藥方劑“補肺白石英散”。處方:白石英1兩(細研如粉),五味子1兩,麥門冬3分(去心),干姜半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阿膠1兩(搞碎,炒令黃…
中藥方劑“補肺溢湯”。別名:補肺湯、紫蘇子湯。處方:蘇子1升,桑白皮5兩,半夏6兩(洗),紫菀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jié))1兩,五味子1兩,干姜1兩,杏仁1兩,細辛1兩半,桂心3兩,款冬花1兩,射…
中藥方劑“補肺排膿散”。別名:排膿散(《重訂嚴氏濟生方》)。處方:黃耆60克(銼)。制法:上藥搗篩為散。功能主治:主肺癰得吐膿后,肺氣已虛,無力排膿者。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
中藥方劑“補肺湯”。處方:黃耆30克 甘草 鐘乳 人參各12克 桂心 干地黃 茯苓 白石英 厚樸 桑白皮 干姜 紫菀 橘皮 當歸 五味芋 遠志 麥門冬各15克 大棗20枚。制法:上十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
中藥方劑“白果蒸雞蛋”。處方:鮮雞蛋1個 白果2枚。制法:將雞蛋的一端開孔,白果去殼,納入雞蛋內,用紙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功能主治:斂肺氣,止帶濁。適用于婦女白帶過多。用法用量:每日1次…
中藥方劑“白石英丸”。處方:白石英(一作白石脂)2兩半,磁石2兩半,陽起石2兩半,蓯蓉2兩半,菟絲子2兩半,干地黃2兩半,石斛1兩,白術1兩,五味子1兩,栝樓根1兩,巴戟天5分,桂心1兩,人參1兩,蛇床子半兩,…
中藥方劑“白石英湯”。處方:白石英半兩,細辛(洗去土)半兩,五味子半兩,陳皮(去白)半兩,鐘乳粉半兩,阿膠(銼,蛤粉炒)半兩,桂心(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紫菀(洗)1兩。功能主治:肺…
中藥方劑“百合湯”。處方:百合 人參 紫蘇莖葉(銼)豬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大腹皮(銼)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0克 馬兜鈴7枚(連皮)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
中藥方劑“百合茅根湯”。處方:蘇百合1錢,生桑皮1錢,通草1錢,鮮茅根50支。功能主治:清肺氣以滋化源。主陽水腫,已用宣上發(fā)汗,通利小便,水腫已退者。
中藥方劑“百花湯”。處方:杏仁4兩,生姜4兩(研取汁,與杏仁同研細),白蜜半斤。制法:上同攪拌勻,以瓷器盛,蒸熟,柳木匙撈,候成膏。功能主治:肺氣不順,咳嗽氣逆,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
中藥方劑“百部圓”。處方:天門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黃芪、百部根,各六兩;瓜蔞根十六兩,紫蘇、紫菀(去苗.洗)、馬兜鈴,各二十二兩;黑參八兩,肉桂(去粗皮)四兩。炮制:上同為細末,煉蜜和…
中藥方劑“百部根飲”。處方:百部根1兩半,天門冬2兩(去心),紫菀1兩半,貝母1兩,干葛1兩,白前1兩,橘皮1兩,生姜2兩,蔥白(切)3合,豉3合。功能主治:肺氣客熱,暴傷風寒,因嗽不安。用法用量:上切。以水6…
中藥方劑“補氣湯”。處方:黃耆90克(去蘆,蜜水炙)人參 甘草(炙)各15克 麥門冬30克(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30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氣虛弱,脈浮而軟,怔忡無力,少氣啟汗,鼻塞,腠理不…
心衰病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
中藥方劑“保胃破痰丸”。處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紅、寒水石(煅通赤)、白礬(枯)、川烏(炮,去皮臍)、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為末,用生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
中藥方劑“八味香蘇散”。處方:紫蘇葉半兩,半夏曲半兩,紫菀半兩,五味子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麩炒),桑白皮1兩半。功能主治:肺感風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
中藥方劑“半夏圓”。處方:白礬(枯過)十五兩,半夏(湯洗去滑.姜汁罨一宿)三斤。炮制:上搗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壅痰實,…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