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菖蒲煎丸”。處方:人參1錢,石菖蒲1錢,款冬花1錢,桂心1錢,紫菀茸1錢。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30丸。功能主治:小兒肺氣壅實,咳嗽痰涎,喘鳴肩息。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煎糯米湯化下。
中藥方劑“辰砂利膈丸”。處方:天南星(炮)2兩,白茯苓2兩,干生姜2兩,生犀2兩,半夏半斤,白礬3兩(一半生,一半枯),干山藥3兩,皂角1斤(去皮子弦,水3斤,熬膏子)。制法:上為細末,以皂角膏子為丸,如梧…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
患人乃自知夜夢不祥,與亡人為伴侶,醒后全無情思,昏沉似醉,神識不安,所食味輒成患害,或氣痰發動,風毒所加,四體不和,心胸滿悶,日漸羸瘦,骨節干枯,或嘔酸水,或者醋心,唇焦口苦,鼻塞胸痛,背膊酸疼,…
中藥方劑“參附散”。處方:人參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麻黃(去節,先煮,掠去沫,焙)1兩,干姜(炮)1兩,細辛(去苗葉)1兩,防己1兩,甘草(炙)1兩,五味子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制法:上為…
中藥方劑“參麥茯神湯”。處方:人參、麥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蓮子。功能主治: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干,胃氣不輸,肺氣不布,元神大虧。用法用量:《濕溫…
中藥方劑“獨圣餅子”。處方:蛤蚧1對(雌雄頭尾全者,洗凈,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參(紫團參)1株(如人形良)。制法:上為末,熔蠟4兩,濾去滓,和藥末,作六餅子。功能主治:肺氣咳嗽,面腫,四肢浮。用法用…
中藥方劑“膽星天竺丸”。處方:膽星30克 半夏 白附子各15克 天竺黃9克 天麻 防風各6克 辰砂3克。制法:上藥研末。甘草膏為丸,如芡實大。功能主治:主小兒脾肺氣虛有痰而多睡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備…
中藥方劑“調氣清腦湯”。處方:蘇子、杏仁、橘紅、砂仁、白茯苓、桑白皮、馬兜鈴。功能主治:孕婦肺陰不足以養胎,致肺氣不肅,咳嗽氣促,震動胞絡,胎因不安,每致7月而半產者。
中藥方劑“調氣清肺湯”。處方:蘇子 杏仁 橘紅 砂仁 白茯苓 桑白皮 馬兜鈴。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安胎。主婦人肺陰不足,每受孕至七月,肺氣不肅,咳嗽氣促,震動胞絡,胎因不安,以致半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調肺湯”。處方: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干)2兩,甘草(炙)1兩,紫蘇子(炒)1分,貝母(炒)1兩(去心)。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肺氣喘急,四肢乏力,飲食無…
中藥方劑“參苓白術散”。處方:人參100g 茯苓100g 白術(炒)100g 山藥100g 白扁豆(炒)75g 蓮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性狀:為黃色至灰黃色的粉末;氣香,味甜。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細…
中藥方劑“定喘丹”。別名:定喘瑞應丹。處方:杏仁(去皮尖,炒,別研)1兩,馬兜鈴1兩,蟬蛻(洗去土并足翅,炒)1兩,煅砒2錢(別研)。制法:上為末,蒸棗肉為丸,如葵子大。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久患咳嗽,肺氣…
中藥方劑“定喘寧肺丸”。別名:青金丹。處方:半夏1兩,南星1兩,青黛1兩,白礬(枯)1兩,信半兩。制法:上為細末,用生姜水、面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久患咳嗽,肺氣喘促倚息,不得睡臥,累年不…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