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術茯苓干姜湯”。處方:白術、干姜、茯苓、細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陳皮、烏梅、豆豉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伏暑中風濕,煩渴引飲,心腹疼躁悶,口干面垢,灑灑惡寒,淅淅惡風,微汗…
中藥方劑“補氣化暑丹”。處方:人參2錢,茯苓3錢,白術3錢,麥冬3錢,香薷1錢,砂仁1粒,陳皮3分,炮姜3分,神曲3分。功能主治:冬月偶開笥箱以取棉衣,覺有一裹熱氣沖鼻,須臾煩渴嘔吐,灑灑惡寒,翕翕發熱,惡食…
中藥方劑“半夏千里流水湯”。別名:半夏東流水湯、半夏湯。處方:半夏3兩,宿姜3兩,生地黃5兩,酸棗仁5合,黃芩1兩,遠志2兩,茯苓2兩,秫米1升。功能主治:瀉熱。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腹中氣滿,飲食不下,咽干…
中藥方劑“瀉膽湯”。處方:半夏90克(湯洗去滑)生地黃150克 酸棗仁75克 黃芩30克 遠志(去心,姜汁合炒)茯苓各60克 甘草(炙)30克。功能主治:治膽實熱,反灑灑惡寒,腹中氣滿,脅下硬,口苦,咽干,頭痛,不欲…
中藥方劑“辛涼清解飲”。處方:連翹殼6克 蘇薄荷 淡豆豉各4.5克 牛蒡子9克 蟬衣4.5克 苦杏仁9克 金銀花6克 苦桔梗1.8克 淡竹葉10片。功能主治:辛涼解表,開肺泄熱。治太陰秋瘟,灑灑惡寒,蒸蒸發熱,苔白膩,舌邊…
中藥方劑“加減五拗湯”。處方:麻黃(連根節)、杏仁(留皮尖)、紫蘇葉、苦梗、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發散。主外感風寒,咳嗽,灑灑惡寒,鼻流清涕,或鼻塞。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得微汗止。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