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八味茯苓補心湯”。處方:茯苓2錢,酸棗仁(炒)2錢,五味子(炒)1錢,當歸1錢,人參1錢5分,白術(炒)1錢,菖蒲5分,遠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氣不足,血氣不和,而患瘡證。用法…
中藥方劑“補肺溢湯”。別名:補肺湯、紫蘇子湯。處方:蘇子1升,桑白皮5兩,半夏6兩(洗),紫菀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1兩,五味子1兩,干姜1兩,杏仁1兩,細辛1兩半,桂心3兩,款冬花1兩,射…
中藥方劑“補腎方”。別名:磁石散。處方:磁石2兩(研,綿裹),生姜2兩,防風2兩,桂心2兩,甘草1兩(炙),五味子2兩,附子1兩(炮),玄參2兩,牡丹皮3兩,大豆24枚。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消疽痔。主腎氣不足,…
中藥方劑“補肺湯”。處方:黃耆30克 甘草 鐘乳 人參各12克 桂心 干地黃 茯苓 白石英 厚樸 桑白皮 干姜 紫菀 橘皮 當歸 五味芋 遠志 麥門冬各15克 大棗20枚。制法:上十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
中藥方劑“補中托里湯”。別名:補中托里散。處方:黃耆、人參、甘草、大力子、當歸、連翹、官桂、青皮、木香。功能主治:中氣不足,痘倒陷者。用法用量:補中托里散(《痘疹全書》卷下)。
中藥方劑“補元快斑湯”。處方:人參、白術、黃耆(炙)、甘草(炙)、歸身。功能主治:痘瘡灰白色,當起不起,其頂平陷;痘兒素快,元氣不足,吐泄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補心丸”。別名:補心丹(《證治準繩·類方》卷五)。處方:麥冬75克 遠志(甘草湯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樓根 白術 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參 川歸 牛膝黃耆各30克 木通24克。…
中藥方劑“補天膏”。處方:云術3兩,當歸3兩,生地3兩,牛膝3兩,沉香3兩,人參4兩,沙參4兩,天門冬4兩,阿膠4兩,山茱萸4兩,核桃肉4兩,龍眼肉4兩,紫河車2具,黍米金丹1粒(即小兒出世口內大血珠)。功能主治…
中藥方劑“補心麥門冬丸”。別名:麥門冬丸。處方: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石菖蒲1兩,遠志(去心)1兩半,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熟干地黃1兩半,桂(去粗皮)半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半,黃連(去…
中藥方劑“補心湯”。處方:紫石英 茯苓 人參 遠志 當歸 茯神 甘草 紫菀各6克 麥門冬12克 赤小豆4克 大棗5枚。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怒悲憂悉不自知,咽喉痛,口…
中藥方劑“補益石斛丸”。處方:石斛1兩半(去根),萆薢1兩(銼),遠志3分(去心),覆盆子3分,澤瀉1兩,白龍骨1兩,杜仲1兩半(去粗皮,微炙,銼),防風3分(去蘆頭),牛膝1兩半(去苗),石龍芮1兩,薯蕷3…
中藥方劑“補益蒺藜丸”。處方:黃耆48兩,芡實(炒)16兩,白術(麩炒)48兩,沙苑子160兩,山藥32兩,茯苓16兩,當歸32兩,橘皮16兩,扁豆16兩,菟絲子32兩。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2錢。功能主治:補養腎水…
中藥方劑“補瞳神丹”。處方:當歸1兩,白芍1兩,郁李仁3錢,黑荊芥3錢,丹皮3錢,麥冬5錢,川芎5錢,葳蕤5錢,細辛5分。功能主治:大補肝氣。主因腦氣不足,無故忽視物為兩。用法用量:水煎服。2劑愈。
中藥方劑“八物定志丸”。處方:人參(去蘆)1兩,遠志(煮,去心)1兩,茯神(去木)1兩,酸棗仁(去皮,微炒)1兩(別研),朱砂(別研)半兩,紫石英(火煅,醋淬7次,別研水飛)半兩,石菖蒲(米泔浸一宿)半…
中藥方劑“八物腎氣丸”。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腎氣,固齒駐…
癇病是種反復發作性的神志異常的病證,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甚則仆倒,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為特征。
中藥方劑“菖蒲丸”。處方:石菖蒲6克 丹參6克 人參(切,去頂,焙)15克 赤石脂9克 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同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或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主心氣不足,五六歲…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