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排出物是觀察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涎、嘔吐物、二便、涕唾、汗、淚、帶下等。這里重點介紹痰涎、嘔吐和二便的望診,審察其色、質、形、量等變化,以了解有關臟腑的病變及邪氣性質。一般排出物色澤清白,質地稀,多為寒證、虛證;色澤黃赤,質地粘稠,形態穢濁不潔,多屬熱證、實證;如色澤發黑,挾有塊物者,多為瘀證。
望大便,主要是察大便的顏色及便質、便量。
大便色黃,呈條狀,干濕適中,便后舒適者,是正常大便。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鴨溏者,多屬寒瀉。如大便色黃稀清如糜有惡臭者,屬熱瀉。大便色白,多屬脾虛或黃疸。
大便燥結者,多屬實熱證。大便干結如羊屎,排出困難,或多日不便而不甚痛苦者為陰血虧虛。大便如粘凍而夾有膿血且兼腹痛,里急后重者,是痢疾。便黑如柏油,是胃絡出血。小兒便綠,多為消化不良的征象。大便下血,有兩種情況,如先血后便,血色鮮紅的,是近血多見于痔瘡出血;若先便后血,血色褐黯的,是遠血,多見于胃腸病。
觀察小便要注意顏色,尿質和尿量的變化。
正常小便顏色淡黃,清凈不濁,尿后有舒適感。如小便清長量多,伴有形寒肢冷,多屬寒證。小便短赤量少,尿量灼熱疼痛,多屬熱證。尿渾如膏脂或有滑膩之物,多是膏淋;尿有砂石,小便困難而痛,為石淋。尿中帶血,為尿血,多屬下焦熱盛,熱傷血絡;尿血,伴有排尿困難而灼熱刺痛者,是血淋。尿混濁如米泔水,形體日瘦多為脾腎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