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健脾助化。
定位
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及左右旁開1.5寸處各1穴,當督脈中樞穴微下1穴,另2穴在膀胱經膽俞穴微下方,計3穴。
解剖
中1穴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10或第11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分布有第10或第11胸神經后支內側支。旁2穴在背闊肌、最長肌、髂肋肌之間。有第4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分布有第10胸神經后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10胸神經后支外側支。
詳細主治
脾橫、四肢寒熱、腰痛不得俯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等。
詳細操作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沉脹痛感有時向前胸、上腹反射,留針30分鐘。米(麥)粒灸或隔物灸3-7壯,或溫灸10-3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脾虛腹脹、腹瀉嘔吐、背腰疼痛、呃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等。
附注
1、本穴出自《千金》,圖譜將此列為奇穴,名“脾橫”。
2、本穴施灸,可健脾助化,對體虛氣弱者尤宜。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治脾橫方,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俛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灸第11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各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