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位于小腿遠端脛側,與內踝上緣相平,跟腱前緣,即腎經太溪穴上0.5寸處,左右計2穴。
詳細主治
下肢癱、足外翻等。
詳細操作
直刺0.3-0.5寸,針感局部酸、脹。灸3-7壯,或溫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下肢癱、足外翻等。
附注
董氏奇穴中的上溪穴位于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1寸處,即解溪穴下1寸處。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漲(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蕩、半身不遂等。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特效;指按、指壓或用硬物點按刺激,7-15分鐘。上溪穴用三棱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癥狀有針到病除之卓效。
相關論述
1、《新醫療法匯編》:“治癱7 穴位:太溪上五分。針法:直刺1-1.5寸。主治:足外翻。”
2、《常用新醫療法手冊》:“上溪 取法:太溪穴上5分。主治:足外翻。針法:直刺5分-1寸。”
3、《內科急癥》:“足外翻者,擁政(太溪上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