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權 席沙 沈菲 河北醫科大學扁鵲醫學社
編者按:田淑霄教授為全國第三、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臨證40余年,經驗豐富,尤擅治婦科疾病。河北醫科大學扁鵲醫學社胡錦權等在跟師學習侍診之余,總結其治療婦科疾病驗案6則,今起本版將陸續刊出。
郝某,女,44歲,2009年3月初診,平素月經正常,此次因工作過度勞累,月經提前一周,量大,有血崩之勢,色紅無塊,十幾日不止(超過兩周)。癥見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自訴雙下肢無力,并伴浮腫,舌淡苔白,脈細無力。證屬脾虛不攝,沖任不固,治以補中益氣,攝血止漏。處方:棕櫚炭12克,山萸肉20克,桂圓肉20克,藕節炭30克,鹿角膠20克,黃芪15克,生地炭30克,木香8克,血余炭12克,仙鶴草15克,黨參15克,升麻6克,當歸身15克,葛根12克。4劑,水煎服。
二診:藥后血減,但仍有小量出血,效不更方,繼服上方7劑,血止。但四月份月經推遲,經調理后經來,7天凈。但雙下肢無力,浮腫,帶多,眼干澀,舌苔中間有剝脫,脈無力。處方:炒白術10克,山萸肉20克,砂仁8克,茯苓10克,仙鶴草15克,桂圓肉20克,阿膠20克,竹葉4克,烏賊骨30克,大腹皮12克,升麻6克,甘草6克,鹿角膠20克,土茯苓20克,葛根12克,芡實20克,黃芪15克,黨參15克,桂枝10克,白豆蔻10克。7劑,水煎服。先后調理月余,身體逐漸康復。
按:《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曰:“漏下之病,由勞傷血氣,沖任之脈虛損故也……沖任之脈虛損,不能制約其經血,故血非時而下。”沖為血海,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同時“太沖脈隸屬于陽明”,且葉桂有“陽明絡脈空虛,沖脈無貯”之說,故沖任二脈與脾胃相通。唐宗海在《血證論》中說:“崩漏古名崩中……世人治崩以治中州也。”田淑霄在治療崩漏時,常從脾、腎入手,如脾虛統攝無力,沖任不固而致崩漏,多以補中益氣湯加減。腎陽虧損,失其封藏固攝之權,多以右歸丸加減治療。本病案藥取黃芪、黨參、升麻、葛根、山萸肉,這是田淑霄經常使用的一組藥,黃芪、黨參二藥配伍,相須為用,大補脾氣以統血止血。升麻、葛根升脾之清陽之氣,山萸肉收斂固脫,桂圓肉味甘補心脾,再以生地炭、棕櫚炭、藕節炭等炭類收斂止血。因血崩勢猛,恐草木之藥力不及,故加以血肉有情、厚味膠質之鹿角膠、阿膠峻補之。芡實、土茯苓、烏賊骨等收澀止帶,并有防范其再次出血之虞。全方偏于溫補,恐其滋膩礙脾,過補壅滯,故配以行氣之木香,使之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竹葉的應用,也應是防溫補滋膩太過而生熱,并消除患者下肢水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