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這個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歲,他的主訴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時成粥狀,大便也不太規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瀉發作,尤其還是勞累時比較重,情緒波動的時候也比較嚴重。在當地他吃過不少的中藥,癥狀改善不是很明顯,就是通過這個視頻呢來找到我們進行調理,它的主要癥狀就是便溏,有小腹痛。瀉完以后痛減,就是腹瀉完以后疼痛的癥狀會減輕。身體比較瘦,有乏力,自己感覺說話沒力氣,不愿意多說話,口中呢也比較黏,還有這個里急后重感,便有時候帶粘液,但是沒有血,舌質是紅的,苔白膩。脈象呢,是一個濡緩脈,那么這個中醫來診斷就是一個泄瀉。像這個患者,我一般在臨床上都診斷為是肝氣乘脾,就是肝旺脾虛,那么他這個脾虛有濕,濕盛,那么他的脾虛原因跟他的情緒有很大關系。大家都知道這個中醫啊,這個肝氣,主要是調理脾胃的升降功能,脾升胃降的功能具有很大的一個調節作用,可以說就是如果沒有肝臟這個調節作用,這個脾胃的升降功能一定會失常的,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消化。而且這個肝郁脾虛這個癥狀一般都是患者這個長期的不良情緒吧,肝郁這個情緒啊,最終導致的一個腹瀉啊,消化不良啊這樣的一個癥狀。就是治療起來要有一個過程。那么這個患者的治療給他中醫就是按照痛瀉藥方和參苓白術散來加減進行治療,主要的方藥就是有補氣健脾的黃芪,柔肝健脾的防風,用一些香附,木香之類的藥。
這個患者吃完這個藥啊,然后加上這個,他自己也注意這個調理以后調節自己的情緒。那么第二次來患者來就診的時候,他的腹瀉癥狀他說有所減輕,大便他說有點成型了,但是還沒有完全,那么每天大便還是有一到兩次,腹痛呢,有一些緩解,感覺不明顯了,吃藥這一段時間呢,沒有疼,然后舌淡紅,苔白,脈濡。那么患者的癥狀有所減輕,但是他這個濕氣啊,肝郁引起的這個脾虛,并沒有去除掉,所以說把這個健脾祛濕的藥加一點量,囑咐患者繼續口服。因為這個患者是外地的,他來找我看診也不太方便,這第三次就診的時候,他是通過視頻的方式,大概簡單詢問了一下他的情況,看了一下他的舌象,他的癥狀改善還是非常明顯的。他這個患者遵從醫囑也特別好。基本上能夠注意自己平常的一些比較異常的這個生活情況。他的舌象也恢復正常了。那么這個患者就是繼續服藥一個月就可以了。最后,如果你也有以上的癥狀,可以把你的癥狀私信來給我,我來幫你進行辯證分析,具體用藥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