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頰耳穴,耳穴名。出自《針灸穴位掛圖說明》。別名面頰區。位于耳垂正面眼區與內耳區之間的中間點,即在眼穴與內耳穴之間一卵圓區,耳垂5、6區交界線周圍處,穴區呈卵形傾斜。主治面癱、周圍性面癱、面肌痙攣、…
鏡面草,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鏡面草PileapeperomioidesDiels[PodophyllumcavalerieiLévl.]的全草。分布于云南,北京、南京、貴州亦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消腫之功效。常用于丹毒,骨折。
中藥方劑“調脈理中茯苓散”。處方:赤茯苓2兩,黃芩1兩,梔子仁1兩,人參1兩(去蘆頭),赤石脂2兩,遠志1兩(去心),犀角屑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石膏4兩。制法:上為粗散。功能主治:脈極實熱,血氣傷心…
中藥方劑“垂命茯苓丸”。處方:茯苓2兩,白術2兩,澤瀉2兩,牡蒙2兩,桂心2兩,牡蠣2兩(熬),牡荊子2兩,薯蕷2兩,杜仲2兩,天雄2兩(炮),人參2兩,石長生2兩,附子2兩,干姜2兩,菟絲子2兩,巴戟天2兩,蓯蓉…
中藥方劑“九轉黃精丹”。處方:當歸 黃精各10千克。制法:用黃酒1萬克浸透蒸黑為度,共為細粉,煉蜜為小丸。功能主治:補血益氣。治身體衰弱,面黃肌瘦,飲食減少。用法用量:每服9克,溫開水送下。別名:黃精丹、九…
中藥方劑“黃精煎”。處方:黃精(生者)12斤,白蜜5斤,生地黃(肥者)5斤。制法:上先將黃精、生地黃洗凈,細銼,以木石杵臼搗熟復研爛,入水3斗,絞取汁,置銀銅器中,和蜜攪勻,煎之成稠煎為度。功能主治:大風…
中藥方劑“元參解毒飲”。處方:玄參30克 麥冬24克 生甘草6克 花粉9克 天冬15克 冬瓜子9克 竹葉100片 燈心3克。功能主治:治瘟疫專表失里,內毒化火,陰津被灼,舌如鏡面,光赤無苔,口干心煩,身體瘦弱,脈象細數…
中藥方劑“元參化毒飲”。處方:元參24克 麥冬15克(去心)桔梗9克 生甘草4.5克 連翹4.5克(去心)升麻4.5克,荊芥穗4.5克 白僵蠶9克(炒)。功能主治:治發熱惡寒,頭痛發斑,咽痛口渴,煩躁面赤,或腮頰紅腫。用…
人面子,中藥名。為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果實。秋季采收果實,曬干,或漬鹽。可入藥,味甘、酸,性涼。歸脾、胃、肝經。具有健胃…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