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裨脾散”。別名:建脾丸(《奇效良方》卷十三)。處方:附子(炮)30克 蜀椒(汗)30克 桂心60克 赤石脂 黃連 人參 干姜 茯苓 大麥芽 陳曲(炒)石斛 當歸各60克 鐘乳90克(研)。制法:上十三味,搗篩,…
中藥方劑“敗毒散”。處方: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姜、薄荷。功能主治: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
中藥方劑“敗毒平胃散”。別名:平胃敗毒散。處方:人參、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陳皮、桔梗、干葛、蒼術、厚樸、廣皮、甘草。功能主治:風寒濕痢兼陽明胃病,飽悶不食,嘔吐惡心。
中藥方劑“補脾和肝飲”。處方:炒白芍5錢,炙甘草5分,云茯苓3錢,甜白術3錢(土炒),陳皮1錢,神曲1錢5分,車前子2錢。功能主治:痢疾后肝燥脾虛,食物難克,溏瀉不實。用法用量:煨姜2錢、大棗3枚為引,水煎服。…
中藥方劑“補脾肉豆蔻丸”。別名:大肉豆蔻丸。處方:肉豆蔻1兩(去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術3分,石斛1兩(去根),肉桂1兩半(去粗皮),丁香半兩,蓽茇3分,椒紅3分(微炒),訶黎勒2兩(煨,用皮)…
中藥方劑“補脾清痢飲”。處方:甜于術2錢,炒白芍5錢,云苓5錢,車前子3錢,五谷蟲1錢5分,甘草5分,神曲1錢5分(炒),枳殼1錢。功能主治:小兒痘疹后,脾虛下痢,面色黃白手足涼,舌苔微白者。用法用量:煨廣木香…
中藥方劑“補虛正氣粥飲”。處方:黃耆(細銼)2兩,人參1兩,米2合。制法:上三味,銼二味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諸痢疾、水泄霍亂,并泄血后,困頓不識人。用法用量:以水3升同煎,取2升,去滓,下米煮粥服。
中藥方劑“補血保胎清痢湯”。處方:當歸身8錢,白芍8錢,川芎1錢,炒枳殼2錢,萊菔子3錢(炒,研),甘草5分,車前子3錢,黃芩1錢5分(酒炒),砂仁3錢(研),甜白術3錢(生)。功能主治:孕婦痢疾。用法用量:煨…
中藥方劑“補血化痢湯”。處方:全當歸8錢,白芍8錢(酒炒),甘草8分,炮姜炭8分,百草霜3錢,枳殼2錢(炒),萊菔子3錢(炒,研),車前子3錢。功能主治:產后痢疾。用法用量:廣木香1錢5分為引,水煎服。1劑痢輕…
中藥方劑“補陽消瘧丹”。處方:人參5錢,鱉甲1兩,白術1兩,茯苓1兩,當歸7錢,白芍7錢,柴胡1錢,枳殼1錢,檳榔1錢。功能主治:瘧疾忽為下痢,欲發汗則身已亡陰,欲祛邪則下已便濁物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
中藥方劑“補陰升提湯”。處方:人參30克 熱地30克 白芍90克 茯苓30克 升麻6克 甘草3克 山藥30克 北五味子9克 山茱萸30克 訶黎勒9克。功能主治:主下痢傷陰,虛陽上浮,大便純血,色如陳腐屋漏之狀,肛門大開,不能…
中藥方劑“補陰清痢飲”。處方:大熟地5錢或8錢,當歸3錢(酒炒),炙甘草5分,山萸肉3錢(酒炒),白芍3錢(酒炒),杜仲3錢(炒),干姜1錢5分(炒黃),廣木香1錢(煨)。功能主治:陰虛久痢不止,身熱腹不痛,…
中藥方劑“白扁豆粥”。處方:白扁豆、粳米。功能主治:健脾養胃,清暑止瀉。主脾胃虛弱,食少嘔逆,慢性久瀉,暑濕瀉痢,夏季煩渴。用法用量: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鮮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為粥,至扁豆爛熟,…
中藥方劑“白木耳粥”。處方:白木耳30克 薤白10克 粳米10克。制法:先將白木耳及薤白洗凈細切,再與米相和煮作粥。功能主治:滋陰潤燥,理氣止痛。適用于痢久傷陰、腹痛下重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