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中藥名。為莧科青葙屬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肝熱目赤,眼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
高山唐松草,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L.的根和根莖。分布于新疆、西藏。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效,用于頭痛目赤,泄瀉,痢疾,瘡瘍。
大黃,中藥名。為蓼科大黃屬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莖。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的功效。主治積滯…
密蒙花,中藥名。為醉魚(yú)草科醉魚(yú)草屬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熱瀉火,養(yǎng)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天花粉,中藥名。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vo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s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nèi)熱消渴,瘡瘍…
石膏,中藥名。為硫酸鹽類石膏族礦物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H2O)。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斂瘡生肌,收濕,止血功效。主治溫?zé)岵夥謱?shí)熱證,肺熱喘咳證,胃火牙痛,頭痛,實(shí)熱消渴,潰瘍不斂,…
蘆根,中藥名。為禾本科蘆葦屬植物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鮮或干燥根莖。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知母,中藥名。為百合科知母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莖。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rùn)燥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
淡竹葉,中藥名。為禾本科淡竹葉屬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莖葉。具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口瘡尿赤,熱淋澀痛。
夏枯草,中藥名。為唇形科夏枯草屬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具有清熱瀉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目珠夜痛,瘰疬,癭瘤,乳癰腫痛。
中藥方劑“白虎承氣湯”。處方:生石膏24克(細(xì)研)生大黃9克 生甘草2.4克 知母12克 元明粉6克 陳倉(cāng)米9克(荷葉包)。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通便。傷寒陽(yáng)明病,邪火壅閉,昏不識(shí)人,譫語(yǔ)發(fā)狂,大熱大煩,大渴大汗,…
中藥方劑“柏葉蜜”。處方:鮮側(cè)柏葉500克 蜂蜜100克。制法:每日取新鮮側(cè)柏葉,放入搪瓷杯內(nèi),加水約2000克,煎取1000克,去渣,然后加入蜂蜜100克,和勻即可。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適用于小兒百日咳。用法用量:1歲…
中藥方劑“導(dǎo)赤丸”。處方:連翹120g 黃連60g 梔子(姜炒)120g 關(guān)木通60g 玄參120g 天花粉120g 赤芍60g 大黃60g 黃芩120g 滑石120g。性狀: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甘、苦。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細(xì)粉,過(guò)篩,混勻。每1…
中藥方劑“冬地三黃湯”。處方:麥冬24克 黃連3克 葦根汁100毫升(沖)元參12克 黃柏3克 銀花露100毫升(沖)細(xì)生地12克 黃芩3克 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清熱瀉火。主陽(yáng)明溫病,邪熱傷陰,無(wú)汗,小便不利…
中藥方劑“大安營(yíng)煎”。處方:當(dāng)歸1錢2分,白芍1錢2分,生地3錢,川芎8分,秦艽1錢,黃芩1錢,丹皮1錢5分,焦梔1錢,川斷1錢5分,薄荷8分,甘草5分,茯苓1錢2分。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養(yǎng)血祛風(fēng)。主婦人血熱或營(yíng)分有…
中藥方劑“解郁湯”。處方:柴胡 黃連 黃芩 黃耆 地骨皮 生地 熱地 白芍各等分。功能主治:養(yǎng)血解郁,清熱瀉火。治氣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處方:人參3克 白術(shù)15克(土炒)白茯苓9克 當(dāng)歸30…
中藥方劑“清瘟敗毒飲”。處方:生石膏(大劑)180~240克(中劑)60~120克(小劑)24~36克 小生地(大劑)18~30克(中劑)9~15克(小劑)6~13.5克 烏犀角(大劑)18~24克(中劑)9~12克(小劑)6~12克 真…
中藥方劑“石珍散”。處方:石膏(煅)輕粉各30克 青黛 黃柏末各9克。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燥濕止癢。治天皰瘡,日久破爛,疼痛不已,膿水淋漓。現(xiàn)用于急性、亞急性皮炎。用法用量:上共研細(xì),先以甘草湯洗凈,后以…
中藥方劑“清寧丸”。處方:大黃600g 綠豆25g 車前草25g 白術(shù)(炒)25g 黑豆25g 半夏(制)25g 香附(醋制)25g 桑葉25g 桃枝5g 牛乳50g 厚樸(姜制)25g 麥芽25g 陳皮25g 側(cè)柏葉25g。性狀: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
中藥方劑“太清飲”。處方:知母 石斛 木通各4.5克 石膏(生用)15~20克。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治胃火煩熱,嘔吐口渴,發(fā)斑發(fā)狂。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200毫升,溫服或冷服。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quán)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qǐng)手機(jī)掃碼訪問(wèn)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chǎn)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wù)
請(qǐng)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hào)
微信公眾號(hào),收獲商機(jī)
微信掃碼關(guān)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