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百草丸”。處方:百草霜120克 黃芩 梔子各30克 黃連 槐花 地榆各15克。制法:上為末,打糊為丸。功能主治:治痔瘡出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清湯送下。
中藥方劑“寬腸丸”。處方:黃連 枳殼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瘡便秘。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處方:黃連、枳殼、百藥煎各等分。制法:上為末,用水糊丸,如梧桐…
中藥方劑“枯痔散”。處方:紅砒(放舊瓦上火煅白煙將盡取起)枯礬各3克 烏梅(燒存性)6克 白靈藥1.5克。制法:研細末。功能主治:治痔瘡。用法用量:用時以口津調涂痔上,一日二次。初敷不腫,五六日出臭水,出盡,…
中藥方劑“祛風解毒湯”。處方:黃連3克 黃芩3克 赤芍3克 枳殼(麩炒)3克 黃柏3克 槐花3克 連翹4.5克 大黃(酒蒸)4.5克 苦參4.5克。制法:上銼。水煎,空腹時服,或為末,水泛為丸。功能主治:治痔瘡腫痛初起。用…
中藥方劑“坎宮錠子”。處方:京墨30克 胡黃連6克 熊膽9克 麝香1.5克 兒茶6克 冰片2.1克 牛黃0.9克。制法:上七味藥,為末,用豬膽汁為君,加生姜汁、大黃(水浸液)、釅醋各少許相和,制成藥錠。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中藥方劑“三品一條槍”。處方:明礬60克 白砒45克 雄黃7.2克 乳香3.6克。制法:先將砒、礬入小罐內,炭火煅紅,青煙已盡,旋起白煙,片時,待上下紅徹住火,將罐放地上一夜,取出約有砒、礬凈末3O克,再加人雄黃、…
中藥方劑“洗痔枳殼湯”。處方:枳殼60克 癩蝦蟆草(一名荔枝草)60克。功能主治:縮痔消腫。治痔瘡腫痛,肛門下墜。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將上二味煎數沸,先熏后洗。良久,留再熱熏洗,甚者三次即消。
中藥方劑“消痔丸”。處方: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 金銀花 枳殼(麩炒)秦艽各30克 防風 大黃(九制)當歸 蒼術(米泔浸,炒)地龍 槐花(炒)赤芍各60克。制法:研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疏風…
中藥方劑“芎歸丸”。處方:川芎 當歸 神曲(炒)槐花(微炒)黃耆 地榆各15克 荊芥穗 頭發(燒存性)木賊 阿膠(炒)各30克。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瘡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
中藥方劑“五倍子湯”。處方:五倍子 樸消 桑寄生 蓮房 荊芥各30克。功能主治:治痔瘡脫肛等。用法用量:煎湯熏洗患處。組成:五倍子、樸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一兩(各30克)。用法:水煎,先熏后洗。功效:消腫止痛…
中藥方劑“枳殼除痔丸”。處方:大枳殼120克(去瓤,別為末)大草烏120克(不去皮、尖,別為末)。制法:上以草烏細末,人豬大臟內,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爛,更加醋煮十分爛為度,余醋些小搗候臟爛,卻入前…
中藥方劑“止痛丸”。處方:羌活30克 郁李仁45克 大黃24克 檳榔 木香 桂心 川芎各15克。制法:共研為末,蜜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瘡痛甚,大便燥結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白湯下。
中藥方劑“豬臟丸”。別名:臟連丸(《外科正宗》卷三)。處方:黃連60克(銼碎)嫩豬臟70厘米(去肥)。制法:以黃連塞滿豬臟,扎兩頭,煮十分爛,研細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瘡便血作痛,多食易饑,…
中藥方劑“痔漏消管丸”。處方:刺猬皮(燙)30克 石決明(煅)30克 僵蠶15克 胡連15克 木鱉子肉15克 地龍肉24克 連翹炭45克 芥穗24克 大黃36克 當歸尾30克 槐花45克 乳香(炙)24克 鵝管石(煅)30克 赤芍15克 龜…
中藥方劑“宜風散”。處方:巴豆(去油)大黃(炮)樸消 枳殼 陳皮(去瓤)各等分。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功能主治:治痔瘡。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如服藥后大便結澀,二至三日后再服。
中藥方劑“落痔湯”。別名:起痔湯(《張氏醫通》卷十四)。處方: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 防風 荊芥 梔子 槐角 苦參 甘草各30克 樸消15克。功能主治:治痔瘡。用法用量:上藥分作三服,用水煎洗。待痔落之后,搽生肌散…
中藥方劑“加減六味丸”。處方:大熟地(九蒸九曬)大生地(酒洗)各90克 山藥(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 澤瀉(鹽水蒸)30克 當歸(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殼,隔紙炒)丹參(酒蒸)各60克 自…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