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1耳穴,耳穴名。位于三角窩后隆起的上部凸起處。主治前頭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額竇炎等。本穴是診斷頭痛癥的參考穴。直刺0.2寸。
頭臨泣,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位于頭部,前發際上0.5寸,瞳孔直上。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布有額神經內、外支會合支。主治頭痛、目痛、目眩、流淚、目翳、鼻塞、鼻淵、小兒驚癇。平刺0.…
大拇指頭,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又稱拇指之尖端、大指頭(疑指為少商穴,或十宣穴之一)。位于拇指尖端,距爪甲約1分(0.1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腎炎、水腫、中暑、急救。針0.1-0.2寸。
頭疼三穴,組合穴名。由頭疼1、頭疼2和頭疼3三穴組合而成。頭疼1位于耳殼后面,折耳向前時耳舟隆起上段尖端至耳根部之中點。頭疼2位于耳殼后面,對耳輪窩上端,近耳殼根部。頭疼3位于耳殼后面,對耳輪窩上端,折…
頭維,經穴名。屬足陽明胃經。位于頭部,額角發際直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在顳肌上緣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布有耳顳神經的分支及面神經額、顳支。主治頭痛、目眩、目痛等頭目病證。平刺0.5-1…
頭光明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銀海精微》。別名魚上。位于額部,眉弓中點上方,眉毛上緣處,正視時,直對瞳孔。一說位于眉弓中點直上0.5寸處,左右共計2穴。主治眶上神經痛、近視、屈光不正、眼瞼下垂等。橫刺0.3…
頭竅陰,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枕骨。屬足少陽膽經。位于頭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從天沖至完骨的弧形連線(其弧度與耳郭弧度相應)的上2/3與下1/3交點處。有耳后動、靜脈,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
頭痛3耳穴,耳穴名。位于三角窩后隆起的內下方。主治偏頭痛、雙顳部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等。本穴是診斷頭痛癥的參考穴。直刺0.2寸。
肱二頭肌運動點,經外奇穴名。出自《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屈側,從肱二頭肌肌腹隆起內緣之中點斜向外下方取3點,每點約相距1寸,左右計6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等。直刺0.5-1寸。
肱二頭肌恢復點,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匯編》。位于上臂屈側正中線,肘橫紋上2寸,心包經曲澤穴上2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癱瘓等。直刺0.5-1寸。
偏頭點,手針穴位名。別名偏頭痛點。位于無名指第一指關節尺側緣赤白肉際處。主治偏頭痛、耳痛、胸脅痛、肝脾區痛、膽絞痛、肋間神經痛、腰腿痛等。按手穴常規針法操作。
肩頭,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肩尖。位于肩部,肩鎖關節之凹陷中是穴,左右計2穴。淺層有鎖骨上外側神經等分布,深層布有肩胛上神經的分支。主治肩背痛、肩關節運動障礙、三角肌麻痹、上臂麻痹或…
腸區,頭針刺激區。出自《針刺麻醉》。位于額部,從直對瞳孔之發際處,向外量取前發際正中點至直對瞳孔處1/2的長度,向下劃與正中線平行之直線,長2厘米為該區,生殖區下緣向下引與前后正中線平行的2厘米長的直線…
新肋頭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別名肋頭。位于胸部的胸骨兩側,第1、2肋骨間各1穴,第2、3肋骨間各1穴,即華蓋穴兩側各1寸處2穴,紫宮穴兩側各1寸處2穴,左右共4穴。布有肺1、2肋間神經皮支,深層有第…
亭頭穴,經外奇穴名。出自《經外奇穴匯編》。位于腹下部正中線,臍下4.5寸,左右各旁開0.5寸處取穴,左右共2穴。淺層布有髂腹下神經前皮支,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腹壁下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和第11、12胸神經…
肋頭,經外奇穴名。見于《備急千金要方》。位于胸部兩側,在第10肋骨的前端,腹哀穴與章門穴聯線之中點取之,左右計2穴。主治少腹堅大如盤、胸中脹、食不消、婦人瘦瘠、癲癇、癱瘓、胸膜炎、腎炎、腹膜炎、腸炎、…
頭風穴,經外奇穴名。出自《神應經》。位于大腿外側,直立垂手貼股,當拇、食指之間趾蹼緣中點下際處。主治頭風眩暈。直刺1-1.5寸。
頭沖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位于上臂屈側橈側線,與腋前皺襞平紋向下3寸,肱三頭肌外側溝處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甲狀腺腫大、癭瘤、上肢痛、肩部疼痛。直刺0.5-1.2寸。
后頭點,手針穴位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別名后頭痛點、四號穴、扁桃體點、扁桃腺穴。位于手小指背側尺側緣,小指屈曲位,近側指節骨與中指節骨的指節關節部赤白肉際處。主治后頭痛、頰痛、急性扁桃體炎…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