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半夏厚樸湯”。組成:半夏一升(12g)、厚樸三兩(9g) 、茯苓四兩(12g)、 生姜五兩(15g) 、蘇葉二兩(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現代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氣散結,降逆化痰。主…
中藥方劑“半夏茯苓湯”。處方:旋覆花、陳皮(去瓤.麩炒)、桔梗、白芍藥、人參、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兩;熟干地黃(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湯洗十遍.切.焙)一兩二分。炮制:上為粗末。功…
中藥方劑“半夏茯苓丸”。處方:茯苓、半夏、橘皮、枳殼、人參、甘草、干姜。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妊娠惡阻,甚者寒熱嘔吐,胸膈煩滿。用法用量:每服20丸。
劉德玉 陜西中醫學院骨傷研究所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頸椎病類型之一,屬中醫“眩暈”范疇。筆者臨證應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頸性眩暈,療效顯著。組成和用法 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陳皮10…
中藥方劑“白術半夏湯”。處方:白術1兩,丁香1兩,赤茯苓(去皮)1兩,半夏2兩(湯洗7次,焙干),肉桂(去粗皮)半兩,陳橘皮(去白)1兩半。功能主治:胃虛停飲,痰逆惡心,中滿(疒丂)刺,脅肋疼痛,頭目昏運,…
中藥方劑“白術半夏丸”。處方:半夏半兩(湯泡7次,洗去滑),白術(炒)2錢半,人參(去蘆)2錢半,甘草(炙)2錢半,干姜(泡洗)2錢半。制法:上為細末,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寬利胸膈,化痰…
中藥方劑“倍姜半夏丸”。處方:干姜2兩(泡,洗),白礬(枯)1兩,半夏(湯泡7次)1兩,天南星(湯泡7次)1兩,橘紅1兩。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飲。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湯送下,…
中藥方劑“半夏丁香丸”。處方:半夏2兩(水浸7日,曬干),白礬(燒令汁盡)半兩,丁香1分。制法:上為末,姜汁煮糊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中焦寒痰。用法用量:每服57丸,鹽湯送下。
中藥方劑“半夏十味湯”。處方:半夏5兩(熊州者,湯洗去滑,汁盡),干姜3兩,吳茱萸2兩,桂心1兩,白術3兩,細辛3兩,柴胡3兩,牡丹皮3兩,大黃5兩,芒硝2兩。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蘆根等8味飲子飲…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