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垂前面、耳垂3區上方橫線的中點。主治牙痛、拔牙疼痛、牙周炎、齲齒腫痛、阻生齒、牙齒松動、牙關緊閉、顳頜關節僵硬、下頜關節痛、下頜關節炎、三叉神經疼痛、頜下淋巴結腫等。本穴是診…
上腹耳穴,耳穴名。位于外耳道口的下方內緣,耳殼內側面,對耳輪窩中段,將對耳輪窩由上耳殼根1起至下耳殼根,分為20等分,下9/20點是穴,左右計2穴。主治胃炎、腹脹、消化不良、耳聾耳鳴、五臟六腑痙攣性疼痛,…
臑上,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別名三角肌、肩中、肩髃下、為民、治癱2。位于肩部,三角肌正中點,即大腸經肩髃穴外側直下1.5寸,左右計2穴。淺層有臂外側上、下皮神經等分布,深層有橈神經。主治…
上曲泉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編)。又名紅線。位于大腿內側,腘橫紋內側端上3寸,股骨后緣,左右計2穴。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直刺3-5寸。
上三陰交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哈爾濱中醫》。位于小腿脛側面,內踝上緣3.5寸,脛骨內側緣后凹陷處,即脾經三陰交穴上0.5寸,左右計2穴。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等。直刺0.3-0.5寸。
上曲池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學》。別名止癢1、上池。位于上臂伸側橈側線,屈肘橫紋頭外側凹陷上1.5寸,即大腸經曲池穴上方1.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蕁麻疹、上肢癱瘓或麻木、皮膚瘙癢癥等。直刺1-2寸。
上血海穴,經外奇穴名。見《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編)。位于大腿下部前內側、髕骨內上緣上5寸處,即脾經血海穴上3寸,左右計2穴。主治下肢癱瘓、抬腿無力等。直刺1-3寸。
頂上,經外奇穴名。出自《工人醫生手冊》。位于大腿遠端伸側,髕骨外緣直上,髕骨中線上4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膝關節痛、下肢癱瘓。針斜刺向膝關節1-3寸。
上耳背耳穴,耳穴名。位于耳背,在耳甲艇后耳背上方軟骨隆起的最突起處。主治皮膚病、頭痛、坐骨神經痛、腰背痛等。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進行刺激。
上都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奇效良方》。位于手背側,第2、3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正中神經的指背神經,手背靜脈網,深層有指背動、靜脈。主治手臂紅腫、熱病頭痛、急性腰扭傷、坐骨神…
上八風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學》。位于足背部,在第1至第5跖趾關節后緣,兩跖骨之間,左右計8穴(其中包括肝經太沖、胃經陷谷、膽經地五會等三個經穴)。正當腓神經末支,腓淺神經分支,深部有趾跖側固有神…
上陽關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位于大腿外側,腘窩橫紋外側端直上1寸,膝陽關穴上1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癱瘓、腿痛、膝關節腫痛等。直刺1-2寸。
乳上,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乳頭上。位于胸部,在鎖骨中線上,第4肋間隙直上1口寸處(1口寸即兩口角間距離),即乳中穴上1口寸處,左右計2穴。皮膚有第2、3、4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分布。主治乳癰…
上睛明,經外奇穴名。出自《江蘇中醫》。別名內明。位于面部,眼內眥角上約0.2寸眶上緣內方,即膀胱經睛明穴上方約0.2寸,左右計2穴。主治屈光不正、近視、外斜視、迎風流淚、白內障、青光眼、視神經萎縮、角膜白…
上溪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別名治癱7、擁政。位于小腿遠端脛側,與內踝上緣相平,跟腱前緣,即腎經太溪穴上0.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下肢癱、足外翻等。直刺0.3-0.5寸。
上關,經穴名。出自于《靈樞·本輸》。別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屬足少陽膽經。位于面部,顴弓上緣中央凹陷中。在顳肌中,有顴眶動、靜脈,布有面神經的顴眶支及三叉神經小分支。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面痛…
上廉,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手上廉。屬手陽明大腸經。位于前臂,肘橫紋下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在橈側腕短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主治肘…
上字灸,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1穴,第3腰椎棘突之高點1穴,第4腰椎棘突下1穴,及平第4腰椎棘突下點兩側各0.5寸處各1穴,計5穴。淺層主要布有第2、3、4腰神經后支的內側支,深層有第…
額上,經外奇穴名。出自《經穴匯解》。位于頭頂正中線,入前發際2.2寸處,即囟會穴后0.2寸處,前頂穴前1.3寸處是穴。布有額神經及郵局顳淺動、靜脈和額動、靜脈的吻合支。主治小兒暴癇、癲癇、精神失常、急慢性鼻…
上肢點,經外奇穴名。出自《江蘇中醫》。別名上肢。位于鼻翼外側之鼻底處,與鼻尖端上緣相平,即在腰脊(項背點)之下方,與脾齊平,左右計2穴。主治上肢關節痛等。為尺橈骨取鋼板術,斷肢再植術,腋狐臭切除術的…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