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內容可分為望舌質和舌苔兩部分。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等組織。望舌質又分為望神、色、形、態四方面。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質兩方面。
正常舌象,簡稱“淡紅舌、薄白苔”。具體說,其舌體柔軟,運動靈活自如,顏色淡紅而紅活鮮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適中,無異常形態;舌苔薄白潤澤,顆粒均勻,薄薄地鋪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與舌質如同一體,干濕適中,不粘不膩等。總之,將舌質、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現綜合起來,便是正常舌象。
舌色:色,即舌質的顏色。一般可分為淡白、淡紅、紅、絳、紫、青幾種。除淡紅色為正常舌色外,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1、淡紅舌:舌色白里透紅,不深不淺,淡紅適中,此乃氣血上榮之表現,說明心氣充足,陽氣布化,故為正常舌色。
2、淡白舌:舌色較淡紅舌淺淡,甚至全無血色,稱為淡白舌。由于陽虛生化陰血的功能減退,推動血液運行之力亦減弱,以致血液不能營運于舌中,故舌色淺淡而白。所以此舌主虛寒或氣血雙虧。
3、紅舌:舌色鮮紅,較淡紅舌為深,稱為紅舌。因熱盛致氣血沸涌、舌體脈絡充盈,則舌色鮮紅,故主熱證。可見于實證,或虛熱證。
4、絳舌:絳為深紅色,較紅舌顏色更深濃之舌。稱為絳舌。主病有外感與內傷之分。在外感病為熱入營血。在內傷雜病,為陰虛火旺。
5、紫舌:紫舌總由血液運行不暢,瘀滯所致。故紫舌主病,不外寒熱之分。熱盛傷津,氣血壅滯,多表現為絳紫而干枯少津。寒凝血瘀或陽虛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濕潤。
6、青舌:舌色如皮膚暴露之“青筋”,全無紅色,稱為青舌,古書形容如水牛之舌。由于陰寒邪盛,陽氣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滯,故舌色發青。主寒凝陽郁,或陽虛寒凝,或內有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