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主治
主治便秘、胸悶、血虛、氣喘、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宜打碎先煎。
注意事項
杏仁有微毒,兒童及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杏仁中含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
藥理作用
杏仁內服后,苦杏仁苷可被酶水解產生氫氰酸。有人認為服用小量杏仁,在體內慢慢分解,逐漸產生微量的氫氰酸,不致引起中毒,而能起到鎮靜呼吸中樞的作用,因此能使呼吸運動趨于安靜,從而發揮鎮咳平喘的功效。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曰:“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創,寒心奔豚。”
2、《本草便讀》:“功專降氣,氣降則痰消嗽止。能潤大腸,故大腸氣秘者可用之。”
3、《珍珠囊藥性賦》:“除肺熱,治上焦風燥,利胸膈氣逆,潤大腸氣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杏仁配伍桔梗:杏仁苦泄肅降,可降氣止咳,祛痰定喘,為止咳平喘之要藥;對咳喘之癥,無論風寒風熱、外感內傷都可使用。桔梗苦辛性平,主歸肺經,能宣泄肺氣而利咽喉,有較好的祛痰作用,為肺經氣分之要藥;善治咳嗽痰多,無論寒熱虛實,皆可用之。兩藥配伍,宣降相濟,氣機調和,宣肺降氣,止咳祛痰功效顯著。常用于外感,無論寒熱虛實,致使肺氣失宣所引起的咳嗽、胸悶不暢、痰多、咽痛、喑啞等癥。
2、杏仁配伍紫蘇子:二藥都有平喘、潤腸通便之效。但杏仁偏于降氣止咳而平喘,凡咳喘之癥,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皆可配伍。紫蘇子長于清痰降氣而平喘,適用于氣逆痰壅之咳嗽氣喘。兩藥相須為用,共奏降氣理肺、潤腸通便之效。常用于外感風寒咳嗽,兼臟腑氣機失調之氣逆咳嗽、大便不暢者。
3、杏仁配伍麻黃:杏仁苦溫降泄,功擅降氣止咳,兼能祛痰定喘。麻黃辛溫浮散,長于發散風寒,開宣肺氣而止咳平喘。兩藥配伍,一降一宣,調和氣機,使止咳平喘之效增強。常用于外感風寒、肺氣壅滯所引起的咳喘實證。
4、杏仁配伍桃仁:二藥都為種子類藥物,因富含油脂而有潤腸通便之效。杏仁苦泄肅降,能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桃仁苦泄破瘀,活血祛瘀力強,又可潤腸通便,降氣止咳。兩藥配伍,潤腸通便、降氣止咳功效顯著加強,同時可活血化瘀。常用于津液不足之腸燥便秘,以及肺失宣降,氣逆咳喘日久而有血瘀者。
藥膳食療
與杏仁相關的藥膳為姜汁杏仁豬肺湯。
1、功效:溫肺、止咳、化痰。適宜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虛寒喘咳、痰多色白、便秘等癥。
2、原材料:豬肺250g,甜杏仁12g,生姜汁2匙。
3、做法:豬肺洗凈、切塊。甜杏仁洗凈,將豬肺與杏仁放在鋁鍋內加水共煮,將熟時加入生姜汁及食鹽少許。
4、用法:食豬肺、喝湯。
附注
對于需要中藥治療的患者,首先應在正規中醫醫院就診,經專業中醫辨證后開具中藥處方。購藥時應注意甄別藥材供應商,推薦選擇華潤三九等大型醫藥企業,這類企業能夠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從源頭把控藥材質量,確保所售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的品質與療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生用。
炮制方法
1、生用: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留硬殼、糜爛者,篩去皮屑,用時搗碎。
2、燀杏仁:將凈杏仁置沸水中,略燙,至外皮微脹時撈出,用涼水稍浸,搓去外皮,曬干后,簸其皮。
3、炒杏仁:取燀皮杏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黃,取出放涼。
4、杏仁霜:取燀皮杏仁碾成泥狀,用壓榨機冷壓去油,反復壓榨,壓制不粘,結成餅為度,碾細過篩。
5、蜜炙:取燀杏仁,碾成碎塊,放入稀釋后的蜂蜜內,文火炒至不黏手為度,取出,放涼。100千克燀杏仁,用蜂蜜10千克。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種子呈心臟形,略扁,長1-1.5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鈍圓,左右不對稱。種皮紅棕色或暗棕色,自基部向上端散出褐色條紋,表面有細微縱皺;尖端有不明顯的珠孔,其下方側面脊棱上,有一淺色棱線狀的種臍,合點位于底端凹入部,自合點至種臍,有一顏色較深的縱線,是為種脊,種皮菲薄,內有乳白色肥厚的子葉兩片,富于油質,接合面中間常帶有空隙,胚根位于其尖端。味苦,有特殊的杏仁味。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根系發達,主根粗壯,深入地層。花先于葉開放,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短,被短柔毛;花萼紫綠色;萼筒圓筒形,萼片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白色或帶紅色。果實近球形,初生綠色,成熟時白色、黃色至黃紅色;果肉較薄多汁,味酸澀。種子味苦澀。花期3-4月,果期6-7月。
分布區域
主要分布于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和陜西等地。
生長環境
多栽于低山丘陵或干旱山地。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光,耐寒性強,耐旱,忌水澇。適應能力強,生命力頑強,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長,以質地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或嫁接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采摘成熟果實,搓去果肉,取其種子。以1∶3濕沙混合進行冬季沙藏。春播于3月下旬,秋播于11月下旬(秋播種子可不經過沙藏,放于通風處陰干后即可播種)。常采用大垅播種,每垅播種1行,點播株距為10-15cm,每穴1顆種子,播后覆土厚5-6cm(約為種子直徑的3倍),鎮壓。
2、嫁接繁殖:砧木用杏播種的實生苗或山杏苗,枝接于3月下旬,芽接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進行。
病蟲防治
1、病害有杏疔葉斑,發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展葉時噴0.3度石硫合劑。
2、蟲害有杏象鼻蟲,另有袋蛾、天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