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釋義
本穴位于耳尖直上處,故名耳上。
功能作用
清熱散結。
定位
在頭顳部,卷耳時,在耳尖直上3橫指處,即率谷穴上一橫指處是穴,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耳上肌→顳肌,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小神經以及枕大神經的會合支,顳淺動、靜脈頂支和耳后動、靜脈。
詳細主治
偏頭痛、面神經麻痹、小兒急慢驚風、耳聾、耳鳴、小兒暴癇、頸淋巴結炎、癭瘤、口腔炎、齒齦炎、咀嚼困難、瘰疬、口瘡、齦腫、口裂、口禁等。
詳細操作
針向后沿皮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感,留針10分鐘。艾炷灸3-7壯,或溫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等。
配伍
耳上透刺陽白治療面神經麻痹。
附注
《經外奇穴圖譜》列作奇穴。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治小兒暴癇,若目反上視,眸子動,當灸囟中。……次灸兩耳上,卷耳取之,當卷耳上頭是也。一法,大人當耳上三橫指,小兒各自取其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