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明目利竅通鼻,祛風清熱除煩。
定位
位于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解剖
有帽狀腱膜。有額動、靜脈,顳淺動、靜脈及枕動、靜脈的吻合網。當額神經外側支和枕大神經會合支處。
詳細主治
1、頭痛、目眩。
2、鼻塞。
詳細操作
正坐仰靠,先取曲差,于其后2.5寸處取穴。平刺0.3-0.5寸。本穴禁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角膜白斑、頭痛、眩暈、鼻息肉、鼻炎、感冒等。
配伍
1、配絡卻穴、商陽穴、巨髎穴、上關穴、瞳子髎穴治青盲無所見。
2、配上星穴、百會穴、囟會穴治鼻塞,不聞香臭。
3、配攢竹穴、胃俞穴、絲竹空穴、和窌穴治頭痛。
4、配正營穴、承靈穴、上星穴、囟會穴、前頂穴、百會穴等治熱病。
5、配百會穴、強間穴治煩心。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 :“青盲,遠視不明,承光主之。”
2、《采艾編》:“承光,似言上穴通天之牖,此是承光照也。”
3、《醫經理解》:“承光,在五處上一寸五分,言其高將及天,可承天光也。”
4、《千金》:“在五處后一寸,一本言一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