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胃,補氣血,祛風濕。 主治脾胃虛弱,諸虛勞損,風寒濕痹。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30-60g。
化學成分干燥熊掌含脂肪43.90%,粗蛋白質55.23%,總氮8.83%,灰分0.94%;蛋白質水解產生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纈氨酸,羥基纈氨酸等。
相關論述1、《日華子》:“食可御風寒,益氣力。”
2、《醫林纂要·藥性》:“滋補氣血,祛風去痹,續絕除傷。”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能除風濕,健脾胃。治胃弱脾虛,風寒濕痹及諸虛損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捕殺后,將足掌剁下,糊以泥土,掛起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干燥后,去凈泥土,保存。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去凈雜質,洗凈,陰干。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熊掌多連皮帶毛,前掌較小,長15-20cm;后掌較長,長20-30cm。前掌較寬。掌心均呈黑色,具厚實干枯的肉墊,肉墊表面無毛。掌底系由若干個質地致密且較堅硬的圓柱體所構成。趾5個,各趾都有彎曲的利爪;足趾間及掌的背面密生黑色或棕褐色的細毛。氣腥而不臭。
以寬大、厚實、干燥、氣腥而不臭者為佳。
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熊科動物黑熊和棕熊。
形態特征 1、黑熊:體形較大,長1.5-1.7m,體重約150kg。頭部寬圓。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較長且被有長毛,伸出頭頂兩側。頸部短粗,兩側毛特別長。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較一致,漆黑色,有光澤。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墊寬大與掌墊相連,后足跖墊亦寬大且肥厚,前寬后窄,內側中部無毛間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頜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為黑色并帶有光澤。2、棕熊:體形較大,長約2m,重200-300kg。頭闊而圓,吻部較長,鼻也較闊,其端裸出,略側扇。耳小,能動,內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壯,尾短。四膠粗壯,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長于后足。爪側扁而彎曲,呈暗褐色。全身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銀灰色、棕黃色或棕紅色。成體胸部無白色斑紋。
分布區域 1、黑熊:分布極廣泛,東北、華北、西南、華南及陜西、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均有分布。2、棕熊:分布于東北及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道地產區 產黑龍江、吉林、云南、四川等地。自產自銷。
人工制造 1、生活習性:熊為森林中的大型動物,性孤癖不成群,常單獨在森林中棲息和活動。晝行性,善于游泳、爬樹,能直立行走,屬于半冬眠動物,遇到干擾時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動。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種野果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視覺較差,但嗅覺和聽覺發達,從體型上看,寒冷地區的熊體型大,皮脂肥厚,熱帶地區的熊體型小。2、養殖技術:熊是季節性發情的動物,每年5-8月為發情交配季節。妊娠期約210-220d,一般在12月末至翌年2月間產仔。每胎產1-3仔。雌熊性成熟年齡為3-3.5歲,雄熊為4歲左右。當前,養熊方式有籠養、圈養、室養等。成年熊類多為單養,幼年熊類可以集體飼養。我國養熊業歷史悠久,特別對熊的馴化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繁殖技術上,使熊不但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自然交配而獲得后代,還可通過人工授精繁殖后裔。3、飼養管理:我國的養熊業基本上可分為控制飼養和馴化放牧兩種類型。控制飼養包括籠養、圈養和室養等,全部靠人工飼喂,限制在一定范圍內活動,用于活取膽汁的熊皆為此種方式。馴化放牧則用于幼熊生長發育時期或大群飼養以獲取更多的產品時,要求有廣大的牧場以供熊群運動、采食、飲水等,也需人工供給一定量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豆餅粉、麥麩、高梁粉等作為精料,經熟制后投喂,并適當搭配動物性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免責聲明
- ?
- 【熊掌】:http://www.fulicp01.com/zy/35649.html。作者: 小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中醫
-
中醫科主任..
加關注0
沒有留下簽名~~
作者最新
點擊排行
- 18051葉黃素功能與作用
- 17672羅布麻的功效與作用及用法
- 16863中草藥丹參的功效與作用
- 13134荔枝草的功效與作用
- 12275石楠葉的功效與作用
- 11926紫參的功效與作用
- 11537白術
- 10948紫參
- 10429云芝
推薦圖文
最新中醫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