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中藥名。為蒺藜科白刺屬植物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r.的果實。具有健脾胃,滋補強壯,調經活血,催乳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暈,感冒,乳汁不下。
熊掌,中藥材名。為熊科動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G.Cuvier和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足掌。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祛風濕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諸虛勞損,風寒濕痹。
羊肚,中藥材名。為牛科動物山羊CaprahircusLinnaeus或綿羊OvisariesLinnaeus的胃。具有健脾胃,補虛損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虛勞羸瘦,納呆,反胃,自汗盜汗,消渴,尿頻。
中藥方劑“裨脾散”。別名:建脾丸(《奇效良方》卷十三)。處方:附子(炮)30克 蜀椒(汗)30克 桂心60克 赤石脂 黃連 人參 干姜 茯苓 大麥芽 陳曲(炒)石斛 當歸各60克 鐘乳90克(研)。制法:上十三味,搗篩,…
中藥方劑“鱉甲大黃丸”。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黃)2兩,大黃(煨,銼)1兩,檳榔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麥糵(炒)1兩,烏藥(銼)3分,訶黎勒(煨,去核)3分,木香3分,白術3分,桂(去粗皮)3分,…
中藥方劑“白柿粥”。處方:干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溫補,厚腸胃,健脾胃,消宿食,去面(黑干),除宿血,潤聲喉。主。用法用量:水浸,下篩,取汁,和糯米泔煮成粥,任食之。和蜜用亦好。
中藥方劑“八寶粥”。處方: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功能主治: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用法用量:分頓調糖食用,…
中藥方劑“不老丸”。處方:川厚樸(去皮,姜制,炒)1兩半,川白姜(濕紙煨)1兩半,肉豆蔻1兩半,(面裹煨)1兩半,白術(炒)1兩半,附子(去皮臍,切小塊,姜汁罨1宿,炒)1兩,肉桂(去粗皮)1兩,丁香1兩,…
中藥方劑“沉香內補丸”。處方:沉香5錢,廣木香5錢,乳香、人參5錢,母丁香3錢,石燕1對(燒紅,醋浸),海馬1對(酥),鹿茸5錢(酥炙),仙靈脾5錢(酥炙),穿山甲5錢(灰炒),韭子5錢,八角茴香5錢,木通1兩…
中藥方劑“暢中散”。處方:人參1兩(大者),五味子(佳者)8株,白茯苓1兩,白術1兩,藿香葉半兩,黃耆半兩,陳皮6銖,肉豆蔻4個,生姜(切,焙)6銖,甘草半兩。制法:上為細末,垍罐盛,勿透氣。功能主治:調榮…
中藥方劑“道合湯”。處方:削術1斤(米泔浸1宿,控干,隔紙炒),甘草6兩,白鹽6兩,椒子120粒(隔紙炒,干凈地紙上攤之,用碗蓋之)。制法:上合搗時須要念道合道合四十九聲,一搗一念,數足即不須念。功能主治:…
中藥方劑“參術調元膏”。處方:雪白術1斤(凈去蘆油),揀參4兩(俱銼成片)。制法:入砂鍋內,將凈水10大碗,熬汁2碗,濾去滓,又熬,取汁2碗,去滓,將前汁共一處濾凈,文武火熬至2碗,加蜜半斤,再煎至滴水成珠…
中藥方劑“大補陰膏”。處方:茯神2兩(去皮心),遠志2兩(去梗,炒干用),人參5錢(去蘆),白術4兩(切片,水洗,去油,曬干),茯苓2兩(去皮),橘紅1兩5錢(去白),貝母1兩5錢(姜湯煮過),甘草3錢(炙,…
中藥方劑“大透肌散”。處方:人參、芍藥、川芎、甘草、茯苓、白術、木通、陳皮、黃耆、糯米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每服4錢,清水煎服。
中藥方劑“大麥片粉”。處方: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個,良姜2錢。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本方名大麥片粉,但組成中無大麥片粉,疑脫。
中藥方劑“大建脾湯”。處方:人參2錢,茯苓2錢,白術2錢,枳實1錢半,當歸1錢半,山楂1錢半,谷芽1錢半,陳皮1錢,豆蔻1錢,青皮7分,木香7分,姜連7分。功能主治:健脾胃,滋谷氣,除濕熱,寬胸膈,去膨脹。主?!?
中藥方劑“二參還睛湯”。處方:人參1.5g,元參9g,熟地9g,當歸9g,酒白芍9g,旱蓮草9g,麥門冬9g,車前子9g。功能主治:補肝腎以益精血,健脾胃以養瞳神。主肝腎兩虧,或脾胃虛弱,精氣不能上榮,或肝經風熱,耗…
中藥方劑“復方胎盤片”。處方:胎盤粉1.6kg,麥芽100g,黨參400g,橘皮100g,黃耆400g。制法:將胎盤粉、橘皮、麥芽3味各為細粉,過100目篩,各取凈粉,和勻。再將黃耆、黨參2味水煎二次,每次4小時,藥汁濾過,澄…
中藥方劑“扶桑延年至寶丹”。處方:巨勝子1斤,枸杞子1斤,何首烏1斤,冬青8兩,破故紙8兩,山萸肉1斤,巴戟4兩,桑葉10斤,柏子仁1斤,蛇床子1斤,川椒半斤。制法:上為極細末,同金櫻子膏15斤、白蜜20斤,同煉至…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