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成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
2010年7月28日,王玉生醫師在《中國中醫藥報》發表“炎夏,人體陽氣旺盛?”一文,其觀點是:炎夏,人體陽氣非旺盛,而是偏虛。筆者持相反意見,愿與王玉生醫師探討。
一年四季,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最為旺盛。人應自然,炎夏,人體陽氣當最為旺盛。若炎夏人體陽氣不旺盛,那么四季之中,哪個季節人體陽氣旺盛呢?正是由于炎夏人體陽氣旺盛,由內及外,充斥全身,故四肢溫暖,腠理開泄,人體陽氣隨汗液外泄同時,更多接收到自然界陽氣,這種人與自然陽氣互動、互補結果,不是人體陽氣虛弱,而是更加旺盛。
三伏貼針對疾病病機是陽氣不足,所以說,只要是陽氣不足的疾病均適合三伏貼。而對于慢性氣管炎、哮喘病,凡是陽氣不虛的其他證型,尤其是熱哮,均不適合三伏貼。三伏貼用溫熱助陽藥是針對陽虛病機的正治之法。符合“虛則補之”之旨,何談火上澆油?
至于炎夏,人們喜用空調,喜食生冷等行為,導致人體陽氣受損,是有悖于四時養生之旨。所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p>
對于王醫師列舉自身病例,正是由于逆養生之旨,飲冷貪涼損傷人體陽氣所致,用溫陽解表劑治愈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精神原則。人為因素導致陽氣虛弱,能代表夏季人體陽氣都虛嗎?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笔轻槍﹃柼摶蜿幪撝硕?,陽虛者夏季適量食姜,能補虛扶陽,使陽氣通達;陰虛者冬季適量食蘿卜,可以補虛助陰。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旨。
綜上所述,炎熱夏季,氣溫高,陽氣盛,人體陽氣應天時之氣,是偏盛,而非偏虛。正因為夏季陽氣盛,而有春生夏長的季節性變化。陽氣主升發、生長,陽氣虛,何以長?“春夏養陽”告誡人們在春夏季節要順自然界生長之氣,逆之則克伐人體陽氣。對于陽虛之人,夏季是溫養陽氣的最佳時節,用溫熱助陽藥內服、外敷均可達到扶助陽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