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醫來說呢,氣和血是人體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看一個人呢,有沒有精氣神啊,主要是看這個氣血是否充足,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氣血不足啊,就會導致許多疾病,就會產生許多臨床不適的表現,那么我們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這個補氣血的枸杞啊,大棗啊。那么到底該怎么補,怎么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補的方式都不一樣,那么就是氣血不足這塊兒就要看一下,首先是氣不足還是血不足,還是氣血兩虛。那么氣不足和血不足其實在臨床上是不一樣的。那么氣不足,氣的溫煦功能差,容易怕冷,或者有的人既怕冷又怕熱。那么血不足呢,大家也可以看到,就是面色特別焦黃,萎黃,或者是面色特別蒼白。那么當然中醫說氣能生血,血能載氣,血為氣之母,他倆之間如果出現一方的不足,兩方都會受到影響。我們經常會從面色來看,比方說面色萎黃,還有就是從頭發來看啊,有的人頭發變少了,這個時候這氣血不足啊,實際上是影響到腎經了,中醫說氣血充足能夠生成腎經,氣血不足虛導致的脫發,那么就需要這個補足氣血,養足腎經。那么再一個氣血不足呢,就導致人失眠,中醫說虛勞虛煩,氣血不足,對失眠,有很多患者到了一定年齡以后都會出現失眠的癥狀,挺正常的啊,歲數到了,但實際上呢,應該是說氣血不足的一個表現,大家應該在平時注意調理,補足氣血。
有哪些方法補氣養血呢?第一個就是通過食療,那么大家可以多吃,適當吃一些肉類啊,牛肉,羊肉,包括魚蝦這一類的都可以適當去吃,那么這個適當吃啊,大家可以在這個加工過程呢,吃的量上要做一個很好的調整,不要說這一頓吃多了,反而增加了這個負擔,并不能生氣血。第二個呢,就是生活方式上要多加運動,這個氣血的生成啊,中醫說氣血得活動起來才能生血。如果這個氣血不活,如果是在郁滯或者是運行緩慢的狀態,那么你補足的氣血也沒有用,換句話說,你也補不上來。中醫說這個氣血既要補又要用,這樣才能讓氣血充足,氣血的運行特別正常,才能讓人從這個皮膚的色澤呀,從這個精氣啊,從這個眼神當中看出你這個氣血充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