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病機的認識為正虛為本,由于正氣虛衰,陰陽失調,邪毒趁虛人肺,邪滯于肺,導致肺臟功能失調,宣降失司,氣機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輸布,津聚為痰,痰凝氣滯,瘀阻經脈,于是邪氣瘀毒交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因此,肺癌是因虛得病,因虛而致實,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
一、肺癌病因的認識
(一)六淫致病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總稱。祖國醫學認為癌瘤的發生與邪氣侵襲有關。正如《靈樞·九針論》日:“四時八風之客于經絡之中,為痼病者。”肺癌也不例外。古代醫家在當時的條件能認識到腫瘤發生與外界致病因素相關,這相當于西醫所研究的物理的、化學的、病毒等致病因素,這一點已經是屬不易了。
(二)七情內傷
七情太過或不及均可引起體內氣血運行失常及臟腑功能失調,過怒則傷肝、過喜則傷心、過思則傷脾、過悲則傷肺、過恐則傷腎,為引發腫瘤奠定了內在的基礎。正如《靈樞》曰:“內傷于憂怒…而積聚成矣。”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后世醫家多有發揮,將一些腫瘤的發生與發展認為與精神因素、情志不遂有關,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以直接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七情內傷擾及氣血,可致氣郁、氣滯、血瘀等,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經絡不能暢達,郁結胸中,久則癌腫成矣。
(三)飲食勞傷
《內經》所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膏梁之變,足生大丁。”祖國醫學很早便認識到飲食與腫瘤發生有一定的關系。飲食、勞動和休息,是人類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飲食沒有一定的節制,勞逸沒有合理的安排,就會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導致氣機紊亂而產生疾病。
二、肺癌病機的認識
中醫對于肺癌病機的認識主要是正氣虛弱,機體正常生理功能下降,痰濁、瘀血、邪毒積于肺,導致了肺癌的發生和惡化。主要病理表現為痰凝濕聚、熱毒內蘊、氣血瘀滯、氣陰兩虛等。痰凝濕聚:痰濁屬于內生之濕的范疇,多因素體陽虛而致痰濕過盛,或因好食生冷、肥甘等,耗傷脾胃,從而脾陽不振或脾氣虛衰,脾的運化功能失調,從而痰濕內生。我認為痰凝濕聚是肺癌發生的主要病理機制。
熱毒內蘊:在肺癌發生過程中,熱毒內蘊是常見病理機制,這里的熱是“內火”或“內熱”是由于陽盛有余,或陰虛陽亢,或病邪內郁所化生的火熱。此外,過食辛熱厚味或煙酒等不良嗜好也可產生火熱內生。熱毒內蘊結于肺,就產生了肺癌。氣血瘀滯:由于氣的運化郁滯不暢,從而造成血液循環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氣血瘀滯,若久積不去就有可能產生腫瘤。
氣陰虛衰:肺主氣,其性喜陰潤惡燥火,而氣陰虛衰就會造成陽盛燥生,進而進一步耗傷氣陰,肺在這種燥火盛的環境下就可能產生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