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中醫病因病機:
痢久氣多下陷。蓋勢力過度,愈趨愈下,自然之勢也。
痢疾中醫治則治法:
法宜升補。
痢疾中醫處方:
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將下焦逆聚之氣,舉而升之,則后重除而所解順矣。然用不合宜,能使濁氣上乘,作脹作嘔。又肺與大腸表里,肺氣壅則大腸亦壅,而后重愈增矣。大抵久病宜升補。清降之后而后重不除,且益甚者,宜升補。若初病未經清導,不可驟用也。有服補中益氣湯而腹內熱煩者,乃微火未清故也。加芍藥、芩、連之屬。凡用此湯,有宜一劑者,宜二劑者,有宜頻服者,貴在合宜耳。若元氣下陷而陰虛有火,不利芪、術者,張景岳升陰益氣湯亦可酌用。惟下部虛極,尺脈無根者,不宜升補。
痢疾中醫出處
痢疾中醫:
《痢疾論》·卷之二(卷)·治法十三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