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黨苓姜根湯”。處方:黨參9克,茯苓15克,炒白術9克,肉豆蔻6克,吳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姜3克,煨葛根4.5克。功能主治:溫補脾腎,回陽固脫。主脾腎虛衰,陽虛欲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中藥方劑“大溫中飲”。處方:熟地9~21克 冬白術9~15克 當歸9~15克(如泄瀉者不宜用,或以山藥代之)人參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麻黃3~9克 肉桂3~6克 干姜(炒熟)3~6克(或…
中藥方劑“附子都氣丸”。處方:六味地黃丸加附子2兩,五味子3兩。制法:煉蜜為丸服。功能主治:陽虛惡寒,小便頻數,下焦不約,咳喘痰多。用法用量:口服。
中藥方劑“附蒼湯”。處方:耳子10克,辛荑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桑寄生10克,杞子10克,酸棗仁10克,熟地10克,附子6克,防風6克,當歸10克。功能主治:祛風,補腎。主腎陽虛損。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中藥方劑“二加龍牡湯”。處方:龍骨15克 甘草(炙)6克 牡蠣(熬)15克 芍藥12克 大棗4枚(擘)生姜9克 白薇10克 附子6克(炮)。制法:上藥八味,切。功能主治:主虛勞病,陽虛外越,多夢失精,心悸氣短,潮熱汗出…
中藥方劑“伏火四神丹”。處方:辰砂2兩,雄黃2兩,雌黃2兩,硫黃2兩。制法:上四物槌碎,用楮皮大紙一張有體骨者,兩面濃研好松煙墨涂3兩遍,令黑光色,曬干,號日昆侖紙,用裹前藥;干凈室中掘地坑子1枚,深4寸許…
中藥方劑“發陽通陰湯”。處方:人參2錢,茯苓3錢,白術2錢,黃耆3錢,肉桂5分,熟地5錢,當歸2錢,白芍3錢,柴胡1錢,甘草5分,白芥子2錢,荊芥(炒黑)1錢。功能主治:陽虛氣閉耳鳴。耳痛雖愈,耳鳴如故,用祛風…
中藥方劑“婦女養營丸”。處方:熟地黃8兩,二泉膠8兩,香附(制)8兩,全當歸4兩,黃耆4兩,杜仲4兩,于術5兩,茯苓3兩,白芍藥3兩,砂仁2兩,川芎2兩,陳皮2兩,益母膏2兩,艾絨(炒)2兩,甘草(炙)1兩。制法:…
中藥方劑“浮麥散”。處方:人參2錢,當歸1錢5分,熟地黃1錢5分,麻黃根5分,黃連(酒炒)5分,浮小麥1撮。功能主治:產后陽虛盜汗。用法用量:水1鐘半,煎7分服。
中藥方劑“黃芪通痹湯”。處方:黃芪3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黃15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溫陽益氣,滋補陰血,化瘀通絡。主心腎陽虛,心血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方劑“固本鎖精丹”。處方:黃耆75克 人參75克 枸杞子60克 鎖陽60克 五味子60克 石蓮肉75克 山藥60克 海蛤粉75克 黃柏60克(酒拌,曬干,炒黑色)。制法:上藥為末,用白術180克,水1.3升,煎至500毫升,倒出白…
中藥方劑“甘麥烏貝散”。處方:烏賊12克,甘松9克,草叩6克,川楝9克,元胡9克,生麥芽31克,浙貝9克,生草5克。功能主治:溫養脾胃,止血化瘀,理氣生肌,軟堅和化。主脾胃陽虛,兼氣滯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中藥方劑“茴香益智丸”。處方:川烏1兩,小茴香(鹽炒)1兩,破故紙1兩(炒),益智仁1兩(炒),烏藥1兩。制法:上為末,用山藥4兩,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老人陽虛失禁,及房勞傷氣,遺瀝。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回陽升陷湯”。處方:生黃耆8錢,干姜6錢,當歸身4錢,桂枝尖3錢,甘草1錢。功能主治:心肺陽虛,大氣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緊、惡寒,常覺短氣。臨床應用:1.心肺陽虛:一童子,年1314,心身俱感寒涼,…
中藥方劑“回陽正氣飲”。處方:人參1錢,附子1錢,生耆3錢,生白術2錢,當歸2錢,棗仁2錢,炙甘草5分,麻黃根2錢(醋炒)。功能主治:回陽止汗固脫。主過汗誤汗,陽虛自汗,脈沉細者。
中藥方劑“韭根丸”。處方:全蝎(糯米炒,去米)、大川烏(去皮,微炮)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用韭根取汁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元陽虛,頭痛如破,眼睛如錐刺。用法用量:每服10丸,茶清送下。
中藥方劑“韭子粥”。處方:大量菜子15克 粳米50克 細鹽適量。制法:將韭菜子用文火炒熟,與粳米、細鹽少許同入砂鍋內,加水500克,以慢火煮至米開粥稠即可。功能主治:溫腎助陽,止遺泄。適用于腎陽虛弱所致遺精、…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