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臨床表現為胸部膨滿,憋悶如塞,喘息上氣,咳嗽痰多,煩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紺,脘腹脹滿,肢體浮腫等。嚴重者可出現神…
中藥方劑“草靈寶丹”。處方:川芎4兩,天麻(酒浸,去苗)4兩,當歸(洗)4兩,白芍藥4兩,細辛(去土葉)4兩,荊芥穗4兩,川楝子肉(炒)4兩,麻黃(去根節)4兩,五加皮4兩,白鮮皮4兩,何首烏(酒浸)4兩,自…
中藥方劑“辰砂既濟丸”。處方:人參、當歸(酒洗)、黃耆(鹽水洗,炒)、白山藥、牡蠣(酒浸1宿,煅)、鎖陽、甘枸杞(蜜拌)、熟地黃(酒洗)4兩,知母(去毛,酒洗,略炒)2兩,敗龜版(酒浸一宿,酥炙)2兩,…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
中藥方劑“參附再造湯”。處方:高麗參1錢至1錢半,淡附片5分,川桂枝1錢,羌活8分,綿耆皮1錢半(酒洗),北細辛3分,清炙草8分,防風8分。功能主治:助陽發汗。主傷寒夾陰、陽虛不能作汗,尺脈遲弱者。各家論述:…
中藥方劑“參附龍牡救逆湯”。處方: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白芍、炙甘草。功能主治:溫補心陽,救逆固脫。主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紫,呼吸淺促,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虛煩不安,右脅下并可出現瘀…
中藥方劑“參麥地黃丸”。處方:六味地黃丸加西洋參3兩,麥冬3兩。功能主治:金水兩虧,陽虛火旺,肺中津液受灼,骨蒸勞熱者。各家論述:地黃丸本長于壯水,加參、麥則兼以清金。
中藥方劑“參鹿補膏”。處方:參鹿補膏清膏1kg,砂糖1.29kg。制法:先將砂糖加水加熱烊化,濾過,然后與參鹿補膏清膏混合,濃縮至比重1.365(熱測),即得。密閉保存。功能主治:益氣養血,補腎壯陽。主陽虛畏寒,精…
中藥方劑“寸金圓”。處方:楮實子、川楝子(炒),各一兩半;巴豆(炒)七個,全蝎(炒)四十個,當歸(去蘆.酒浸一宿)一兩半。炮制:上為細末,用浸當歸酒打面糊和圓,如雞頭實大。功能主治:治元陽虛弱,寒氣攻…
中藥方劑“沉香溫胃丸”。處方:附子(炮,去皮、臍)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 沉香 甘草(炙)當歸 吳茱萸(洗,炒去苦)人參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去皮)良姜 木香各15克 丁香9克…
中藥方劑“腸炎湯2號”。處方:禹余糧9g,赤石脂9g,制附片9g,肉桂2g(后下),干姜9g,煨訶子12g,煨肉豆蔻9g,米殼6g,補骨脂9g,黨參15g,焦白術9g,甘草3g。功能主治:溫腎健脾,固腸止瀉。主脾腎陽虛型慢性腸…
中藥方劑“蓯蓉羊肉粥”。處方:肉蓯蓉10~15克 精羊肉63克 粳米100克精鹽適量蔥白2莖 生姜3片。制法:分別將肉蓯蓉、精羊肉洗凈后細切,先用砂鍋煎肉蓯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鹽、生…
中藥方劑“豆蔻藿香湯”。處方:藿香葉1分,桂花1分,甘松1分,陳皮(去白)5兩,干姜(炮)5兩,川芎2兩,白芷2兩,白術2兩,益智1兩,肉豆蔻1兩,縮砂仁1兩,人參1兩,紅豆1兩半,茯苓(去皮)1兩半,官桂1兩半…
中藥方劑“刺五加浸膏”。性狀:為黑褐色的稠膏狀物;氣香,味微苦、澀。炮制:取刺五加1000g,粉碎成粗粉,加7倍量的75%乙醇,連續回流提取1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浸膏50g,即得。功能主治:益氣健脾…
中藥方劑“杜煎鹿角膠”。處方:鹿角50兩,黃精8兩,熟地8兩,杞子4兩,櫻子4兩,天冬4兩,麥冬2兩,牛膝2兩,楮實2兩,菟絲子2兩,桂圓肉2兩。功能主治:四肢酸痛,頭暈眼花,崩帶遺精,一切元陽虛損勞傷。用法用…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