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荊芥別名假荊芥、假蘇、山藿香、小荊芥、西藏土荊芥、樟腦草、荊芥、似荊芥心葉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疏風清熱;活血止血。主外感風熱;頭痛咽痛;麻疹透發(fā)不暢;吐血;衄血;外傷出血;跌打腫痛;瘡癰腫痛;毒…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m,有強烈氣示。全株無毛,有腺點。葉互生,2~3回羽狀復葉,全裂至深裂,長5~15cm;裂片倒卵狀長圓形或匙形,長1~2cm,全緣或微有鈍齒。
荊芥葉蕕,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花蕕Caryopterisnepetaefolia(Benth.)Maxim.的全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具有清暑解表,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夏季感冒,中暑,熱淋,帶下,外傷出血。
荊芥,中藥名。為唇形科荊芥屬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地上部分。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證,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吐衄下血。
中藥方劑“除風荊芥湯”。處方:荊芥穗 芎藭 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jié))各30克 人參60克。制法:上七味,粗搗篩。功能主治:祛風通絡。主頭目昏眩,肢體疼痛,手足麻痹,上膈煩悶,…
中藥方劑“保和湯”。處方:知母 貝母 天門冬 麥門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鈴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膠 當歸 地黃各12克 紫蘇 薄荷各4克。制法:上藥研成粗末。功能主治:主勞證久嗽,肺燥成…
中藥方劑“參歸荊芥湯”。處方:人參1兩,荊芥3錢,當歸1兩。功能主治:婦人甫產(chǎn)后,忽眼目昏暈,惡心欲吐,額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氣,神魂外越,證屬氣虛欲脫而血暈。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當歸荊芥散”。處方:荊芥穗、川芎、人參(去蘆頭)、當歸(洗,焙)、桔梗(去蘆頭)、附子(炮,去皮臍)、柴胡(去苗)、防風(去蘆頭)、丁香、白芍藥、蒲黃(炒)、鱉甲(醋炙令黃)、香白芷、牛膝…
中藥方劑“大荊芥方”。處方:大荊芥根(洗凈,細切,爛研。一云加些少米醋同研,即荊芥易爛)不拘多少。制法:加小粉和勻。功能主治:初發(fā)者能消散,己成腫者無不取效。主癰疽、發(fā)背、腦瘍等,不問有頭無頭,但要腫…
中藥方劑“大荊芥散”。處方:荊芥(炒黑)3錢,黑小豆(炒,研)半升,當歸(姜汁拌炒)3錢,紅花1錢,烏藥1錢,澤蘭1錢。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正行,因天暑畏熱,浴時受風,風從胞門而入,與產(chǎn)后受風無異,頭面四肢發(fā)…
中藥方劑“防風荊芥散”。處方:當歸1兩(洗,焙),川烏頭1兩(炮,去皮尖),羌活1兩(去蘆頭),防風1兩(去蘆頭),栝樓根1兩,荊芥穗1兩,木賊(去節(jié))1兩,甘草半兩(炙),烏賊魚骨1兩半。制法:上為細末?!?
中藥方劑“黃芩荊芥湯”。處方:柴胡1錢5分,黃芩1錢5分,荊芥1錢5分,牛蒡子4分,連翹4分,瞿麥4分,車前子4分,赤芍藥4分,滑石4分,梔子4分,木通4分,當歸4分,防風4分,蟬蛻5分,甘草1錢5分。功能主治:小兒感…
中藥方劑“甘菊荊芥湯”。別名:甘菊花荊芥湯。處方:甘菊(擇)1兩,防風(去叉)半兩,旋覆花半兩,芎藭半兩,皂莢(酥炙,去皮子)1兩,石膏(碎)1兩,枳殼(去瓤,麩炒)3分,甘草(炙)3分,荊芥穗3分。制法:…
荊芥豆淋酒主治若忽爾搖頭口噤,背強直如發(fā)?狀,此由風邪乘虛客于足太陽之經(jīng),診其脈緩散而遲者,蓋其人本虛,風邪留于經(jīng)絡,日久而發(fā)謂之風痙,其脈三部俱洪數(shù)者,由蘊熱搏于諸陽之經(jīng),甚則日夜數(shù)十發(fā),正所謂熱…
中藥方劑“荊芥甘草防風湯”。別名:荊芥防風甘草湯。處方:荊芥半兩,防風半兩,甘草3錢。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兒瘡疹,邪在太陽,疹出不快,脈浮者。用法用量:荊芥防風甘草湯(《景岳全書》卷六十…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quán)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chǎn)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