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解郁清肝湯”。處方:柴胡6g,酒黃芩9g,香附9g,青皮3g,銀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瀉火。主風輪激開。因怒氣傷肝,氣血挾郁火沖逆于上,目珠脹痛,白睛赤絲紫脹,…
中藥方劑“姜椒湯”。處方:生姜1兩,椒(去目、汗)1兩。功能主治:咳嗽,及短氣脅痛。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3升,每服1合。處方:姜汁7合,蜀椒3合,半夏3兩,桂心1兩,附子1兩,甘草1兩,橘皮2兩,桔梗2兩,茯苓…
中藥方劑“家秘肝腎丸”。處方:天門冬、生地、當歸、白芍藥、黃柏、知母。功能主治:滋陰降火。主內傷脅痛,因肝腎真陰不足,龍雷之火上炎者。
中藥方劑“拒勝湯”。別名:抵圣湯、巨勝湯、抵圣散。處方:赤芍藥1錢,半夏(炮7次)1錢,澤蘭葉1錢,人參(去蘆)1錢,陳皮(去白)1錢,甘草(炙)1分。制法:上細切,作一服。功能主治:產后敗血入于脾胃,而脾不…
中藥方劑“寬肝湯”。處方:人參1兩,熟地2兩,附子1錢,柴胡5分,甘草3分,肉桂3錢。功能主治:猝犯陰寒之氣,兩脅痛極,至不可受,如欲破裂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加味小柴胡合四物湯”。處方:小柴胡湯四物湯2方相合,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功能主治:瘀血所致脅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加味扶桑飲”。處方:熟地5錢,當歸2錢,白芍1錢5分,川芎8分,木瓜1錢(酒炒),棗仁2錢(炒,研),牡蠣4錢(煅,研),茯苓2錢,廣皮1錢,甘草5分,金毛脊2錢(去毛,切片),續斷2錢。功能主治:肝勞…
中藥方劑“加味陷胸湯”。處方:枳殼(麩炒)4錢,桔梗4錢,半夏(泡)2錢,黃芩2錢,瓜蔞子2錢,黃連2錢,麥門冬(去心)2錢。功能主治:熱壅痞滿,胸膈痛或兩脅痛,及瘧、利后發熱留滯胸膈,或飲酒過度,胸滿結痛…
中藥方劑“清肝活瘀湯”。處方:郁金 青皮 赤芍 桃仁 新絳 澤蘭 當歸 枳殼 蘇梗 瓦楞子 參三七。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治閃挫脅痛,瘀凝于絡,肋骨腫脹,肝癰,氣滯血瘀,脅肋脹痛或刺痛,不可近觸,轉側…
中藥方劑“清胰丸”。處方:柴胡 黃芩 半夏各30克 全瓜蔞60克 薤白 枳實 川楝子 白芍各30克 生軍15~30克。制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成丸,每丸9克。功能主治:疏肝清熱,寬胸理氣。治急性胰腺炎恢復期有腹痛、脅痛…
中藥方劑“平肝流氣飲”。處方:當歸3克(酒洗)白芍1.2克(酒炒)川芎1.8克 橘皮3克(鹽湯洗)茯苓3克(去皮)半夏(姜制)青皮各1.8克(醋炒)黃連2.4克(酒炒)柴胡2.1克 香附2.4克(童便浸,炒)厚樸2.1克(姜…
中藥方劑“龍膽瀉肝湯”。處方:龍膽草(酒炒)黃芩(炒)梔子(酒炒)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酒洗)生地黃(酒炒)柴胡 甘草(生用)。功能主治:瀉肝膽實火,清肝經濕熱。治肝膽實火引起的脅痛,頭痛,目赤口苦…
中藥方劑“龍膽瀉肝丸”。處方:龍膽120g 柴胡120g 黃芩60g 梔子(炒)60g 澤瀉120g 關木通60g 車前子(鹽炒)60g 當歸(酒炒)60g 地黃120g 炙甘草60g。性狀:為暗黃色的水丸;味苦。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
中藥方劑“龍薈丸”。處方:柴胡 甘草 青皮 黃連 大黃 當歸 木香 草龍膽 蘆薈 川芎。制法:制為丸劑。功能主治:治食積發熱,脅痛。用法用量:每服3~6克,溫開水送下。處方:龍膽草、蘆薈、當歸、黑山梔、廣木香、黃…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