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杏仁煎、延年天門冬煎。
病因病機(jī):
肺燥者,肺虛液少而燥氣乘之也
證候表現(xiàn):
其狀咳甚而少涎沫,咽喉干,氣哽不利。子和云:燥乘肺者,氣壅不利,百節(jié)內(nèi)痛,皮膚干燥,大便秘澀,涕睡稠粘
治則治法:
潔古云:咳而無(wú)痰者,宜以辛甘潤(rùn)其肺也
處方:
延年天門冬煎生天門冬煎汁(一升)生地黃汁(五升)橘皮炙甘草人參(二兩)白蜜(五合)牛酥(二合)白糖(五兩)杏仁(一升)貝母紫菀通草(三兩)百部白前(二兩)生姜汁(一合)上以水六升,煮貝母等取二升五合,去滓,入天門冬、地黃汁煎減半,內(nèi)酥、蜜、姜汁等煎,令可丸,取如雞子黃大,含咽之,日四五次。
處方:
杏仁煎杏仁(一升,去皮尖)白糖酥生姜汁(一合)蜜(五合)貝母(八合,別研)蘇子(一升,研取汁)上先搗杏仁如泥,內(nèi)后六味同煎如稠糖,取如棗大含咽之,日三。
出處:
《金匱翼》·卷七(卷)·咳嗽統(tǒng)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