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附子膏”。別名:玉容散。處方:白附子半兩,密陀僧半兩,牡蠣(燒為粉)半兩,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制法:上為細散,更研令極細,以酥調。功能主治:傷寒生豌豆瘡,愈后瘢痕不消,面黑(黑干)(黑曾),皮…
中藥方劑“白鷹糞散”。處方:鷹糞(取白色,燒灰)、馬齒莧不拘多少。制法:曬干燒灰。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瘢痕者。用法用量:蜜水調涂靨上。
中藥方劑“冰片粉”。處方:冰片少許。功能主治:置于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每日1~2次,每次約半分鐘,一個療程5~7天。愈后局部無瘢痕。
中藥方劑“白僵蠶膏”。處方:白僵蠶(炒)半兩,白魚10枚,白石脂1分,白附子1分(炮),鷹屎1分,臘月豬脂2兩。制法:上藥除豬脂外,搗羅為末,細研,以豬脂和令勻,瓷盒中盛。功能主治:面上瘢痕。用法用量:旋取…
中藥方劑“獨角蓮膏”。處方:獨角蓮45g,皂角刺45g,白芷45g,防己45g,銀花45g,連翹45g,生南星45g,刺猬皮45g,山甲片45g,當歸45g,海桐皮45g,蘇木45g,海帶45g,大麻仁45g,豨薟草45g,干蟾3個,乳香35g,…
中藥方劑“調元解毒湯”。處方:白芍、川芎、當歸、茯苓、白術、山藥、甘草、桔梗、連翹、木通、生姜、大棗。功能主治:痘后氣血不調,瘢痕不正,諸癥將作者。用法用量:當靨不靨,加參、耆、芷、桂;抓破不干,以棉…
中藥方劑“定痛黃柏散”。別名:定痛散。處方:黃柏4兩(去粗皮,涂蜜慢火炙令黃色)。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凍瘡,焮赤黃汁出,及愈后瘢痕疼痛。用法用量:定痛散(《普濟方》卷三○○)。
中藥方劑“黑布藥膏”。處方:老黑醋250克 五倍子100克 蜈蚣1條 蜂蜜100克。制法:將藥和蜂蜜、黑醋放入砂鍋內,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時,須用棒攪勻,不可放于金屬器具內。功能主治:收斂,止癢,…
中藥方劑“灰煎”。處方:石灰1斗5升,濕桑皮4斗,柞櫟灰4斗。功能主治:瘤贅,瘢痕,疵痣及癰疽,惡肉。用法用量:其血瘤,瘤附左右胡脈,及上下懸壅,舌本諸險處,皆不可令消,消即血出不止,殺人。
中藥方劑“紅粉生肌膏”。處方:紅粉5g(又名紅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藥均勻調成膏,加消毒紗布制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瘺管管壁瘢痕組織及不良肉芽組織。主慢性頑固創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紅花酊”。處方:藏紅花1兩,75%酒精10兩。制法:紅花浸酒內七晝夜,去滓備用。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扭傷血腫,大面積灼傷,瘢痕。用法用量:外涂或用紗布蘸藥罨包。處方:紅花5錢,當歸4錢,赤…
中藥方劑“化堅油”。處方:透骨草1錢,伸筋草2錢5分,茜草2錢,木通2錢5分,松節1錢5分,紫草根2錢5分,地榆2錢,昆布2錢,劉寄奴1錢,香油12兩。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絡軟堅。主燙燒傷后大面積增生性瘢痕,紅斑…
中藥方劑“神應膏”。處方:栝樓1枚(去皮)零陵香 藿香 芍藥甘草 黃耆 杏仁(去皮)各30克 白芷0.6克 龍腦 麝香(并研)各3克 黃臘45克 清油180克。制法:上十二味,除龍腦、麝香外,并細銼。于臘日用油浸七日,過…
中藥方劑“滅瘢丹”。處方:輕粉 白附子 黃芩(微火略炒)白芷 防風(研細末)各等分。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治面部瘢痕。用法用量:于每日洗面之時多擦數次,臨睡洗面時又擦之。不須三日,自然消痕滅瘢。
中藥方劑“麥(麥少)散”。處方:麥(麥少)(秋、冬以小[麥少],春、夏以大麥[麥少])。制法:上為細散。功能主治:面上瘢痕。用法用量:以酥和,封瘢痕上。
中藥方劑“六物滅瘢膏”。處方:衣中白色、雞屎白、鷹糞白、芍藥、白蘞、白蜂等分。制法:上為末,以乳汁和。功能主治:瘢痕。用法用量:涂瘢上,1日3次。
中藥方劑“楝實膏”。處方:楝實(去核,炒)1兩,槐子1兩。制法:上并拍碎,用狗脂、鵝脂各4兩,同于銅銚內,以文武火煎1020沸,去滓,入在瓷合中,候凝。功能主治:滅瘢痕。主小兒疹痘穴后。用法用量:涂瘢痕,1日2…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