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1耳穴,耳穴名。位于三角窩后隆起的上部凸起處。主治前頭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額竇炎等。本穴是診斷頭痛癥的參考穴。直刺0.2寸。
牙痛點耳穴,耳穴名。位于腦干穴內側下方,脾穴前下方,與心穴平齊,脾穴與喉牙穴連線的中間處。主治牙痛、牙周炎、牙齒松動、齒齦出血等。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止痛點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屏,外耳穴至甲狀腺4穴連線的中間處。主治牙痛、三叉神經痛、顏面痛、外耳痛、胸痛等。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上牙痛穴,經外奇穴名。出自《神應經》。位于前臂伸側橈側緣,肘橫紋下2寸處,大腸經曲池穴下2寸、隆起肌肉之間,與大腸經手三里穴異名同位,屈肘取之,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前臂后皮神經,深層有…
頭痛3耳穴,耳穴名。位于三角窩后隆起的內下方。主治偏頭痛、雙顳部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等。本穴是診斷頭痛癥的參考穴。直刺0.2寸。
中藥方劑“甘草附子湯”。別名:四物附子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處方: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術6克 桂枝12克(去皮)。功能主治: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
松痛,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藥學雜志》。位于鼻部鼻骨之下緣,鼻唇溝上端盡處之上內方0.3厘米處,左右計2穴。主要為腹部手術按摩麻醉穴。術前按摩15-20分鐘。
風齒痛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牙風痛、天河、灸齒痛。位于前臂屈側正中線,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5寸,左右計2穴。主治風齒疼痛、疔瘡腫痛、前臂神經痛。直刺0.5-1寸。
肩痛耳穴,耳穴名。位于肩穴的內下方,腋下穴下方。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耳廓軟骨。主治肩周炎、肩背疼痛等。按耳針常規針法操作。
肩痛5,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位于肩部,肩胛骨下角稍上方約1寸處,左右計2穴。在岡下窩岡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有肩胛上神經,及肩胛神經的分支。主治肩背痛等。直刺0.5-0.8寸。
肩痛4,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位于肩部,肩胛骨近脊柱緣處、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與肩胛岡連線之中心點,當小腸經天宗穴斜下內方,左右計2穴。在岡下窩岡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有肩胛…
肩痛1,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位于肩部肩胛骨內上角上方的斜方肌處,當膽經肩井穴下方約1.5寸處,左右計2穴。有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與岡上肌,有頸橫動、靜脈,布有腋神經分支,深層上方為橈神經…
肩痛2,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位于肩部肩胛岡上窩、近內側端,內上角的下方與肩胛岡之間,當小腸經曲垣穴稍外側,左右計2穴。在肩胛岡上緣,斜方肌和岡上肌中,有頸橫動、靜脈降支,布有第2胸神經后…
足跟痛點,手針穴位名。別名足穴1。位于手掌根部,第3、4掌骨間隙之中點,與腕橫紋中點連線,分為4等分,近腕橫紋1/4點處,即胃腸點與大陵穴連線的中點。主治足跟痛等。直刺0.2-0.3寸。
肩痛3,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位于肩部,肩胛骨近脊柱緣處、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與肩胛岡連線的上四分之一點,當小腸經天宗穴斜上內方,左右計2穴。在岡下窩岡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
牙痛奇耳穴,耳穴名。位于耳殼外側面,耳甲腔內、屏間切跡底部與耳屏內面之間,即在內分泌、三焦、內鼻3穴構成的三角形的中心點,在此三角形內尋找敏感點。主治牙痛等。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