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掃疥散”。處方:大黃 蛇床子 黃連 金毛狗脊 黃柏 苦參各15克 硫黃 水銀(茶末搗殺)各12克 輕粉3克 雄黃 黃丹各7.5克 大楓子(去殼)木鱉子(去殼)各15克。制法:先將前六味同研為細末,再加入后八味杵…
中藥方劑“萬金膏”。處方:龍骨、鱉甲、苦參、烏賊魚骨、黃蘗、草烏頭、黃連、豬牙、皂角、黃芩、白蘞、白芨、木鱉子仁、當歸(洗.焙)、厚樸(去粗皮)、川芎、香白芷、沒藥(別研)、槐枝、柳枝,(并同.研)各…
中藥方劑“五福化毒丹”。處方:桔梗(微炒)、玄參(洗.焙),各六兩;青黛(研)、牙硝(枯)、人參(去蘆),各二兩;茯苓(去皮)五兩,甘草(炒)一兩半,銀箔八片(為衣),麝香(研)半錢,金箔八片(為衣…
中藥方劑“五福化毒丸”。處方:水牛角濃縮粉20g 連翹60g 青黛20g 黃連5g 牛蒡子(炒)50g 玄參60g 地黃50g 桔梗50g 芒硝5g 赤芍50g 甘草60g。性狀:為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咸。炮制:上十一味,除水…
中藥方劑“紫金錠”。處方:山慈姑200g 紅大戟150g 千金子霜100g 五倍子100g 麝香30g 朱砂40g 雄黃20g。性狀:為暗棕色至褐色的長方形或棍狀的塊體;氣特異,味辛而苦。炮制:七味,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山…
中藥方劑“一粒珠”。處方:穿山甲720克(分作四份,一份以清水洗凈生用;一份用香油炙酥;一份打碎,用醋30克浸拌微炒;一份打碎,用綠茶30克熬透去渣,取汁浸拌微炒)制乳香 制沒藥各60克 (共為細粉)牛黃 珍珠…
中藥方劑“愈瘡棗”。處方:紅棗1.5千克 豬板油500克 陳酒1.5升。功能主治:治瘡癤。用法用量:共入砂鍋內煮干,加水1.5升,煮至一半,不時取食,食完瘡愈。如暑天分作五至六次煮食。
中藥方劑“凝冰散”。處方:綠豆粉 乳香(研)各30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風熱毒氣,項下結核,及欲作癰疽、瘡癤,發背。用法用量:上藥二味,合研為數,體強者分作四服,體虛者分作八服,食后米飲調…
中藥方劑“立潰拔毒膏”。處方:糯米1兩(南星、當歸、赤芍各3錢同炒),硇砂3錢,斑蝥3錢,好石灰1兩(皂角燒煙熏,共為末),桑柴灰3兩,真炭灰3兩,皂角灰3兩,毛竹(去青,煅灰)3兩,脂麻楷灰3兩。制法:上以…
中藥方劑“連翹漏蘆湯”。處方:漏蘆1錢,麻黃(去根節)1錢,連翹1錢,升麻1錢,黃芩1錢,白斂1錢,甘草半錢,枳殼半錢。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小兒癰瘡,丹毒、瘡癤,咽喉腫痛,腮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
中藥方劑“涼血護肌膏”。處方:南星(生,末)8兩,雄黃1兩(別研),白礬(生,末)4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活經絡,生肌肉。主癰疽瘡癤。發背。用法用量:用生地黃搗汁調涂四圍。
中藥方劑“漏蘆湯”。別名:漏蘆連翹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漏蘆煮散(《普濟方》卷二八五)。處方:漏蘆 連翹 白蘞 芒消 甘草各0.8克 大黃3克 升麻 枳實 麻黃 黃芩各1.2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
中藥方劑“京都硇砂膏”。處方:鮮桃枝5尺,鮮柳枝5尺,鮮桑枝5尺,鮮槐枝5尺,紅山梔80個,頭發1兩2錢,炙甲片6錢,象皮6錢,以麻油4斤,炸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飛黃丹1斤半,攪成膏。再入:真硇砂3錢,…
中藥方劑“加減四味飲子”。處方:當歸(孩子體骨多熱多驚,則倍于分數用之)、川大黃(先蒸2炊飯久,薄切焙干,或孩子小便赤少,大便多熱則倍用)、赤芍藥(細銼炒,孩子四肢多熱,多驚,大便多瀉青黃色,直倍用…
中藥方劑“加味千金內托散”。處方:黃耆(鹽水炒)、人參、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白芷、防風、川樸(姜炒)、桔梗、官桂、瓜蔞仁(去殼)、金銀花、甘草節。制法:上銼。功能主治:發散外邪,流行氣血…
中藥方劑“阿魏膏藥”。處方:防己1兩5錢,荊芥1兩,白芷1兩,赤芍1兩,當歸1兩,黃連1兩,黃柏1兩,風子肉1兩,人參1兩,連翹1兩,蓬術1兩,黑丑1兩,寸香1錢,香油2斤,黃丹8兩。制法:桃、槐、柳、榆、桑枝各7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