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羽葉欒樹,中藥名。為無患子科植物復羽葉欒樹Koelreuteria biinnata Franch.的根、根皮或花。分布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疏風清熱,止咳,殺蟲的功效。用于風熱咳嗽,…
忍冬藤,中藥名。又名大薜荔、水楊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莖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的療效。可用于溫病發熱,瘡癰腫毒,熱毒血痢,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
虎耳草,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Curt.的全草。具有疏風,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風熱咳嗽,肺癰,吐血,聤耳流膿,風火牙痛,風疹瘙癢,癰腫丹毒,痔瘡腫痛,毒蟲咬傷,燙傷,外…
蕤仁,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單花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的核仁。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日,安神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眥爛多淚,昏暗羞明,夜寐不安。
苦丁茶,中藥名。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及華南地區(江西、云南、廣東、福建、海南)等地,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純天然保…
牛蒡,中藥名。為菊科牛蒡屬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果實(牛蒡子)和根。牛蒡分布于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果實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散結解毒之功…
中藥方劑“鼻炎靈”。處方:蒼耳子(搗)60g,白芷60g,辛夷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狀石臘1000ml。制法:將前3味與芝麻油同放鍋內,浸泡24小時,加熱,待炸成黑黃色撈出,再下余3味藥,攪勻,冷…
中藥方劑“白薇丸加味”。處方:防風10克,羌活10克,白薇10克,白蒺藜10克,石榴皮10克,蒲公英12克,銀花12克。功能主治:疏風清熱。主風熱停留。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方劑“白虎骨酒”。處方:虎骨2兩,懷牛膝1兩3錢,木瓜1兩,蠶沙1兩,沒藥6錢,海藤6錢,桂楠1兩3錢,年健8錢,地楓8錢,赤術8錢,西花1兩,桂枝6錢,當歸8錢,川斷6錢,防風7錢,白花蛇1兩3錢,鹿膠1兩3錢,…
中藥方劑“百花定喘丸”。處方:冬花2兩,丹皮4兩,陳皮4兩,黃芩4兩,桔梗4兩,天門冬4兩,生紫菀4兩,麥冬4兩,杏仁(去皮,炒)4兩,北沙參2兩,麻黃4兩,花粉4兩,前胡4兩,薄荷4兩,生石膏2兩,百合4兩,生五…
中藥方劑“百部洗方”。處方:百部4兩,苦參4兩,蛇床子2兩,雄黃5錢,狼毒2兩5錢。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疏風止癢,祛濕殺蟲。主皮膚瘙癢癥(隱疹)、神經性皮炎、陰囊濕疹(繡球風)、蕁麻疹。用法用量:裝紗…
中藥方劑“薄荷連翹湯”。處方:金銀花30克 連翹 生地各15克 牛蒡子 知母各9克 鮮竹葉6克 薄荷 綠豆衣各3克。功能主治:疏風祛邪,清熱解毒。主牙齦腫痛,腮腫而熱,口渴舌紅,脈浮數。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蒼芩湯”。處方:蒼耳子12克,黃芩18克,辛荑花10克,防風1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疏風清熱,通竅止痛。主肺受風寒,郁而化熱,熱移于腦。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方劑“蔥豉桔梗湯”。處方:鮮蔥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梔6~9克 淡豆豉9~15克 蘇薄荷3~4.5克 青連翹4.5~6克 生甘草2~2.5克 鮮淡竹葉30片。功能主治:辛涼解表,疏風清熱。主風溫、風熱初起,頭痛身…
中藥方劑“豉桔湯”。處方:豆豉 桔梗 滑石 厚樸 蘇梗 連翹 杏仁 甘草。功能主治:疏風散邪,宣肺止咳。主風傷肺衛,寒熱頭痛,咳嗽脘悶。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齒靈湯”。處方: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荊芥10克,防風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肝瀉火,涼血疏風。主肝膽火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方劑“不驚丹”。處方:枳殼(去瓤,麩炒微黃)1兩,淡豆豉(焙干)半兩,茯神(去皮木根)半兩,南星半兩,蝎梢50尾(去尖毒),凈蕪荑2錢半(先入乳缽內,極細研爛)。制法:上除蕪荑外,余5味焙為末,再同蕪…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