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蔥豉白虎湯”。處方:鮮蔥白3枚,豆豉3錢,生石膏4錢,知母3錢,細辛3分,生甘草5分,粳米3錢(荷葉包)。功能主治:傷寒愈后,伏熱未盡,復感新邪,邪郁于內,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
中藥方劑“大青龍加黃芩湯”。處方:麻黃2兩,桂枝6錢2字半,甘草6錢2字半,杏仁40個,生姜1兩,大棗12枚,石膏2雞子大,黃芩6錢2字半。功能主治:太陽無汗,惡風煩躁。寒疫頭痛,身熱無汗,惡風煩躁者。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金鯉湯”。處方:金色活鯉魚1尾(約120克)貝母3克。功能主治:治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午后身熱煩躁者。用法用量:先將鯉魚連鱗剖去肚腸,勿經水氣,用貝母細末擦在魚腹內,線扎之。用上白…
中藥方劑“荊芥地黃湯”。處方:荊芥。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嘔血,風熱入絡,血溢絡外,吐血,乍寒乍熱,咳嗽口干,煩躁者。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生地黃汁調下,不拘時候。
中藥方劑“縮脾飲”。處方:縮砂仁、烏梅肉(凈)、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兩。干葛、白扁豆(去皮.炒),各二兩。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解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亂之后服熱藥大多致煩躁者…
中藥方劑“潤神散”。處方:人參 黃耆 甘草(炙)桔梗 麥冬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治勞瘵氣陰兩虛,憎寒發熱,口干咽燥,神疲煩躁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不拘時服。…
中藥方劑“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別名:桂枝龍骨牡蠣湯、桂甘龍骨牡蠣湯。處方:桂枝1兩(去皮),甘草2兩(炙),牡蠣2兩(熬),龍骨2兩。功能主治:安神救逆。潛陽,鎮驚,補心,攝精。主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