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元參清肺飲”。處方:玄參2.4克 銀柴胡 陳皮 桔梗 茯苓 地骨皮 麥冬各3克 薏苡仁6克 人參 甘草各1.5克 檳榔0.9克。功能主治:治肺癰咳吐膿血,痰多黃稠腥穢,胸脯脹滿,上氣喘急,發熱者。用法用量:用水3…
中藥方劑“黃昏湯”。別名:夜合湯(《圣濟總錄》卷五十)。處方:黃昏(即合歡皮)手掌大1片。功能主治:治肺癰,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作二服。別名:夜合湯。處方:黃昏…
中藥方劑“金鯉湯”。處方:金色活鯉魚1尾(約120克)貝母3克。功能主治:治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午后身熱煩躁者。用法用量:先將鯉魚連鱗剖去肚腸,勿經水氣,用貝母細末擦在魚腹內,線扎之。用上白…
中藥方劑“清金飲”。處方:薏仁 橘葉 黃芩 花粉 貝母 桑皮 桔梗 牛蒡 白蒺藜。功能主治:治肺癰,咯痰腥臭,或帶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排膿散”。別名:四味排膿散(《景岳全書》卷六十四)。處方:黃耆(鹽水拌,炒)白芷 五味子(研,炒)人參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益氣排膿。治肺癰吐膿,壅悶咳嗽,五心煩熱。用法用量:每服9…
中藥方劑“葦莖湯”。別名:千金葦莖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附方》)。處方:葦莖(銼)30克 薏苡仁15克 桃仁50枚(去尖、皮、雙仁者)瓜瓣15克。制法:上四味藥,哎咀。功能主治: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中藥方劑“葶藶大棗瀉肺湯”。別名:葶藶大棗湯(《醫宗金鑒》卷六十七)。處方:葶藶15克(熬令黃色,搗丸)大棗12枚。功能主治:瀉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癰,胸中脹滿,痰涎壅塞,喘咳不得臥,甚則一身面目浮腫,…
中藥方劑“葶藶薏苡瀉肺湯”。處方:桔梗 甘草節 薏苡 貝母 橘紅 黃耆 忍冬 白及 葶藶 生姜。功能主治:瀉肺排膿,生肌斂瘡,治肺癰初潰,吐膿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初起,去黃耆,加防風;潰后膿血多,加人參;潰…
中藥方劑“四順湯”。別名:四順散(《外科發揮》卷四)。處方:貝母(去心)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30克 甘草(炙,銼)15克。制法:上四味,粗搗篩。功能主治: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用法用量:每…
中藥方劑“竹茹散”。處方:苦竹茹30克 生干地黃30克 茜根15克 百合15克 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耆4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肺癰煩悶,咳嗽膿血。用…
中藥方劑“理肺膏”。處方:訶子(去核)百藥煎 五味子(微炒)條參(去蘆)款冬花蕊 杏仁 知母 貝母 甜葶藶子 紫菀 百合 甘草節各15克。制法:上藥為末,用白茅根洗凈稱1.5千克,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
中藥方劑“麥冬平肺飲”。別名:麥冬清肺飲(《雜病源流犀燭》卷二)。處方:人參 麥門冬 赤芍 檳榔 赤茯苓 陳皮 桔梗各3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益氣養陰,化痰排膿。治肺癰初起,氣陰兩虛,咳嗽氣急,胸中隱痛,…
中藥方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處方:桂枝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皂莢1挺大棗12枚。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肺癰,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別名:桂枝皂莢…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