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旋復(fù)花散”。處方:旋復(fù)花30克 紫菀45克(去苗、土)桔梗30克(去蘆頭)射干30克 川升麻30克 甘草23克(炙微赤,銼)陳橘皮23克(湯浸,去白,瓤,焙)麻黃23克(去根、節(jié))大腹皮23克(銼)杏仁23克(…
中藥方劑“杏霜湯”。處方:粟米(炒)一斗六升,甘草(炒)十斤半,鹽(炒)十六斤,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十斤。炮制:上為末。功能主治:調(diào)肺氣,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 常服悅澤顏色,光潤(rùn)皮膚。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枳實(shí)半夏丸”。處方:枳實(shí)30克(麩炒黃色,去瓤)半夏45克(湯洗七次,切作片子,焙干)白術(shù)22.5克 蓬莪茂15克 白茯苓7.5克(去皮)。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痰順…
中藥方劑“止嗽散”。處方:半夏45克(湯洗七次)枯白礬120克。制法:上二味,共研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備注: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
中藥方劑“竹黃酒”。處方:竹黃60g 白酒1000ml。炮制:將竹黃放入干凈的器皿內(nèi);倒入白酒浸泡,密封;5日后開啟,裝瓶備用。功能主治:化痰止痛。主治咳嗽痰多,胃氣痛。用法用量:每次5~10ml,每日2次。注意:灰指…
中藥方劑“紫蘇飲”。處方:紫蘇 貝母各6克 紫菀3克 麥門冬3克(去心)大棗5枚(擘)葶藶子3克(熬令黃,別搗)甘草3克(炙)。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咳嗽短氣,唾涕稠厚,煩發(fā)無時(shí)者。用法用量:以水1.2升…
中藥方劑“紫菀七味湯”。處方:紫菀1.5克 五味子3克 桂心6克 麻黃8克(去節(jié))杏仁9克(去皮、尖,碎)干姜8克 甘草6克(炙)。制法:上藥切碎。功能主治:溫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煎取3…
中藥方劑“玉華散”。處方:甜葶藶90克(紙上焙香)桑白皮15克 天門冬15克(去心)百部7.5克 馬兜鈴15克 半夏15克(湯洗七次,姜制)紫菀(去土)15克 杏仁15克(去皮、尖)貝母15克(炮)百合15克 甘草7.5克(炒…
中藥方劑“玉液湯”。處方:天南星(炮)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30克。制法:上二味,粗搗篩。功能主治:去痰涎,利胸膈。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放溫,食后、夜…
中藥方劑“萊菔子煎”。處方:萊菔子(爛研)15克 桃仁(去皮、尖、雙仁,研如膏)杏仁(去皮、尖、雙仁,研如膏)蜜 酥餳各30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多痰,氣喘,唾膿血。用法用量:上六味,慢火同煎如稀餳,每服5毫…
中藥方劑“蜜酥煎”。處方:杏仁420克 白蜜200毫升 牛酥400毫升。制法:上三味,先將杏仁放瓷盆中搗碎,研取汁1升,放凈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貯。功能主治:降氣止咳,潤(rùn)肺補(bǔ)…
中藥方劑“麻黃五味子湯”。處方:麻黃9克(去節(jié))五味子6克 甘草6克(炙)半夏9克(洗)干姜3克 細(xì)辛3克 桂心6克 杏仁9克(去皮、尖)。制法:上八味,切碎。功能主治:治咳嗽。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quán)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qǐng)手機(jī)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chǎn)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wù)
請(qǐng)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hào)
微信公眾號(hào),收獲商機(jī)
微信掃碼關(guān)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