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葶藶清肺飲”。處方:葶藶子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大腹皮 馬兜鈴。功能主治:治水飲射肺,面浮喘逆,不得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藥方劑“三脘痞氣丸”。處方:木香 白豆蔻(去皮)青皮(去白)陳皮(去白)荊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22克 半夏(湯洗七次)60克 縮砂仁 檳榔 沉香各15克。制法:上藥研為細未。用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中藥方劑“十棗湯”。處方:芫花(熬)甘遂 大戟各等分。制法:上藥各別搗為散。功能主治:攻逐水飲。治懸飲或支飲,停于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梗,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腫腹脹,二便不利…
中藥方劑“小青龍合劑”。處方:麻黃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細辛62g 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性狀:為棕黑色的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八味,細辛、桂枝提取揮發油,蒸餾后…
中藥方劑“小青龍顆粒”。處方:麻黃154g 桂枝154g 白芍154g 干姜154g 細辛77g 甘草(蜜炙)154g 法半夏231g 五味子154g。性狀:本品為淺棕色至棕色的顆粒;或淺灰色至淺棕色的顆粒;氣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
中藥方劑“陷胸湯”。處方:大黃 栝樓實 黃連各6克 甘遂3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火水飲內結,胸腹脹痛,食飲不消,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三次服。
中藥方劑“枳術湯”。別名:枳實湯(《產育寶慶集》卷上)、白術湯(《證治準繩·女科》)。處方:枳實7枚 白術30克。功能主治:治水飲內停,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
中藥方劑“澤漆湯”。處方:半夏10克 紫參10克(一作紫菀)澤漆6克(以東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生姜6克 白前10克 甘草 黃芩 人參 桂枝各6克。制法:上藥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水飲內停,咳而脈沉者。用法用量:納…
中藥方劑“利肝分水飲”。處方:龍膽草6克 茵陳9克 茯苓30克 豬苓9克 柴胡3克 車前子9克 白蒺藜9克 甘菊花15克。功能主治:治肝氣郁結,濕熱內蘊,致生肝疸。一身盡黃,目中尤甚,手足發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以下…
中藥方劑“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別名:桂附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處方:桂枝9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棗12枚 麻黃6克 細辛6克 附子5克(炮)。功能主治:溫經通陽,宣散水飲。治寒飲停積于胃,…
中藥方劑“桂枝生姜枳實湯”。處方:桂枝 生姜各9克 枳實5枚。功能主治:通陽散寒,開結下氣。治寒邪或水飲停留于胃,向上沖逆,心下痞悶,并向上牽引疼痛者。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
中藥方劑“桂苓湯”。處方:辣桂半兩,赤茯苓半兩,當歸半兩,川芍半兩,赤芍藥半兩,蓬莪術半兩,京三棱半兩,檳榔半兩,蒼術(炒)半兩,桑白皮(炒)半兩,大腹皮半兩,瞿麥穗半兩,青皮半兩,陳皮半兩,甘草(…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